2019年10月12日发布 | 1207阅读

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生长激素缺乏症

王斌

南京鼓楼医院

冯军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达人收藏

爱尔兰都柏林皇家外科学院博蒙特医院内分泌科的Oratile Kgosidialwa等对脑外伤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发病率、病理生理学、临床预后以及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进行综述,文章发表在2019年7月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gosidialwa O et al. Int J Mol Sci. 2019 Jul 6;20(13). pii: E3323. doi: 10.3390/ijms20133323.】


研究背景



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垂体功能减退(PTHP)已是公认的、重要和普遍的临床现象。PTHP可以是一种、多种或所有垂体激素产生不足。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即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是脑外伤长期幸存者最常见的垂体激素缺乏症。爱尔兰都柏林皇家外科学院博蒙特医院内分泌科的Oratile Kgosidialwa等对脑外伤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发病率、病理生理学、临床预后以及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进行综述,文章发表在2019年7月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杂志上。


研究结果



文献报道的脑外伤后GHD患病率差异较大,与评估时间、损伤严重程度、发病年龄以及诊断垂体激素功能障碍的方法有关。脑外伤后一个月内,急性GHD的患病率2%~30%。而脑外伤慢性期,GHD患病率在10%~63.6%之间。TBI后GH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并受多因素影响。脑损伤可导致原发性垂体柄横断性损伤,直接伤及下丘脑和垂体;或颅内压增高引起垂体前叶继发性缺血坏死,垂体功能减退。脑外伤后缺血、细胞毒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因素均为脑外伤后垂体激素缺乏症和GHD的原因。研究报道,在脑外伤患者中已检测到抗垂体抗体(APA)。


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症状和体征可能与脑外伤的症状和体征重叠,如果不加以识别和治疗,可能会延迟康复。GHD可导致生活质量差(QoL)、去脂体重(LBM)降低、体脂增加、脂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和心功能受损。对于轻度脑外伤(MTBI)患者不建议常规筛查PTHP和GHD。而复杂的MTBI患者,如反复遭遇拳击或爆炸冲击波损伤的患者,则需筛查。此外,住院24小时以上、经ICU监测、神经外科治疗或初始脑影像学检查发现器质性改变的MTBI患者也需作GHD筛查。传统的MRI对MTBI后PTHP/GHD患者常不能发现异常。垂体表观扩散系数(ADC)是脑外伤后垂体损伤的独立敏感标志物,对MTBI患者可能特别有用。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垂体瘤等所致的垂体功能低下有效。但对创伤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尚不明确。在临床实践中,GHD患者在MTBI急性期可以恢复,血浆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不能可靠地反映GH的分泌或作用。创伤后两年半,患者才可能诊断为GHD。因此,建议在MTBI后6个月至1年的慢性期中进行GHD筛查。诊断GHD的动态测试指标有,胰岛素耐受试验(ITT)、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精氨酸、GHRH+GH释放肽-6和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GST)等可以用来评估生长激素储备和缺乏。GHD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可以改善症状。


结论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缺乏症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垂体激素缺乏症。可能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预后。rhGH治疗可以改善GHD的不良预后。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