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3日发布 | 2414阅读

蒲军教授团队: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夹闭术

蒲军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今日与大家分享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一百六十九期,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蒲军、黄晓斌、刘旭杰带来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夹闭术,欢迎观看、分享。


术者简介



蒲军,北京天坛医院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云南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近年在我省率先成功开展了内镜下经口手术治疗斜坡脊索瘤、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颅底、齿状突凹陷症,开展后循环椎基底动脉动脉瘤手术夹闭,在颅底肿瘤及复杂脑血管病诊治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入选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4项,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黄晓斌,医学硕士,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

刘旭杰,硕士研究生,神经外科医师。


病例简介

患者女,48岁,因“突发剧烈头痛7天”入院。


病史特点:患者7天前在家中休息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急送当地医院,行CT检查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治疗,后进一步行CTA检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为进一步治疗转入神经外科。

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双瞳等大圆,光反射灵敏,颈稍抵抗,四肢活动好。

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案

患者入院时颅内出血已吸收,脑组织不肿胀,伴脑萎缩,有进行夹闭手术治疗的空间,动脉瘤高于后床突,可采取侧方额下入路,经第二间隙夹闭动脉瘤。

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头左偏15°即可,上半身抬高15°,以便静脉回流,头适当后仰,术中方便脑组织利用重力离开颅底,设计半冠状切口,骨窗平齐颅底,左接近中线,右侧至关键孔外侧2cm,沿颅底释放脑脊液,打开终板池,释放脑室内脑脊液,使得脑组织充分塌陷,解剖第二间隙,打开Liliquist膜,其下即为基底动脉,在基底动脉附近操作应该轻柔准确,仔细分辨双侧大脑后及小脑上动脉,确认基底动脉瘤颈部,临时阻断基底动脉,使得动脉瘤张力下降,确认动脉瘤与周边关系后夹闭动脉瘤,检查无误夹,释放阻断夹。严密缝合硬膜,关闭颅腔。


术后CTA


术后

术后常规处理,抗血管痉挛,预防感染,患者恢复良好,意识清醒,有左侧肢体肌力下降,出院时恢复至3级。

手术体会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有侧方额下入路、翼点入路、颞下入路等几种手术入路,该动脉瘤高于后床图,从CTA影响可看出从右侧额下入路,经第二间隙,在颈内动脉的内侧可直达动脉瘤的位置,手术中头左偏15°即可,不可偏转过大,手术中需要充分释放脑脊液,以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在基底动脉附近操作需轻柔准确,以免误伤重要血管,避免穿支损伤,仔细解剖动脉瘤颈部,可临时阻断动脉瘤以使得动脉瘤张力下降以利于夹闭。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