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给为祖国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献给引我进入医学之门的石家庄卫生学校!文中使用的“笔者”与“我”,是同一所指。笔者纯系小医生一枚。在业内,既无显赫的行政职务,也无卓越的学术成就,普通且平凡,我是神经外科医生赵英杰。笔者不是成功人士。故,本文虽然多谈“目标、梦想、信念与行动”,但是不属于通常所见的“成功人士谈励志”之类的文章。笔者现结合自身的学习发展经历,谈谈我的学医之路。其一,目标与梦想。时光回到1993年06月。那年,那月,笔者参加中考,取得579分的优异成绩。填报志愿有三种选择:重点高中、师范、中专。笔者似乎没有太多犹豫就填报了中专类,报考石家庄卫生学校。何以如此填报?笔者,忆及当初,与以下两点有关:1. 经济因素。农业、农村、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家里确实不富裕,也谈不上小康,仅能算作温饱有余。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经济作物棉花种植,一年大约能带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还有一部分收入靠卖点圈养猪仔,一窝猪仔在集市大约可挣到1000元。1993年,笔者的哥哥,在西南某著名高校读大二。一个农村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尚且吃力,何况要供养两名学生?!人穷志短,抑或人穷志不短,这可作为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之一。2. 眼界的局限。在农村生产队中,父亲曾当过队长,也曾参股承包村里的果园。在农村社会,父亲是相对开明的,见过世面的。家庭成员没有任何人阻挡笔者填报高中,报考中专是笔者的个人决定。早日农转非,早日吃上商品粮,早上班,早挣钱,这就是笔者16岁时头脑中的想法。93级医士一班,是光荣的班集体。四年时光,转瞬即逝。1997年07月,笔者拿着派遣证到某乡镇卫生院报到。时任院长,让笔者先回家,具体上班时间另行通知。可这一等,就是半年多。直到1998年春天,才通知可以上班了。笔者在家待业半年多。恰恰是这半年多的时光,对笔者后来的学习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边协助父亲从事农业生产,一边思考如何走出困境。该乡镇卫生院某位老医生的话,深深触动我的内心深处:你若是研究生,估计县医院都会抢着要你,还给你安家费呢!上世纪九十年代,硕士研究生,很紧缺,很吃香。对。继续学习深造,提高学历拿文凭,争取考取硕士研究生。这就是笔者待业半年多深度思考的答案。考研究生,就是笔者当时制定的目标与梦想。哥哥1995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并逐步发展。当我把继续求学想法告诉家人后,哥哥当即表态:只要家里还喝得起小米粥,就全力支持你上学深造。哥哥在内心深处一直认为,是他读大学的原因,导致家里经济拮据,进而耽误了弟弟的求学发展。没有哥哥多年的经济支持与帮助,就没有弟弟后来多年的求学深造。兄弟情深!哥哥的恩情,弟弟永世不忘!其二,坚持与付出。如何实现目标与梦想?唯有坚持与付出。笔者内心逐渐形成一股强烈的信念:一定要争气!为家庭争气,为自己争气!笔者考取中专卫校,曾让父亲在乡亲面前一度荣耀。两个儿子,老大上大学了,老二又是学习出类拔萃。但是,笔者卫校毕业后,在家继续务农、待业,这又让好强的父亲一筹莫展,在乡亲四邻面前抬不起头来。我能感觉到父亲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卫校的同学,有的毕业后直接进入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可是我到乡镇卫生院上班还需要在家等待半年多。笔者不服气!四年中专,笔者是年级的学霸。至今,仍清晰记得入学第一学期的九门课,语文、数学、英语、哲学、物理、化学、解剖、组胚、遗传,总分900分,笔者创造了每门考试均在半小时内交卷的记录,取得总分835分,平均92.7分,荣登年级榜首!第二学期,便没有数理化等课程,逐步增加医学基础课程。学习棒,就应有好的工作去处,这是1997年笔者20岁时在头脑中的想法。为家庭争气!让父亲在街坊四邻中抬起头来!为自己争气!让自己在同学好友中抬起头来!当然,在后来多年读书过程中,笔者逐渐养成自觉读书、爱好读书、以书为乐的生活习惯。即早期发奋读书,确实存在功利目的。后期读书,则是读书的内容颇为庞杂,以读书为休闲方式。从中专到硕士,第一步需要参加成人高考。那时,没有一步到位的成人本科,需要先上大专,之后再“专升本”。报考硕士研究生,有的招收单位,要求考生应具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有的招收单位,则要求具有大专学历即可。将一个大目标,分成几个递进的小目标,走好每一步,step by step,步步为赢。中专-大专-专升本-硕士-博士。坚持与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目标超预期实现,梦想成真。从1997年卫校毕业,到2007年考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十年光阴如梭,十年磨一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考博士研究生,是攻读硕士阶段制定的目标。考博之路,并非顺利。2006年,读研三时,笔者尽全力复习,报考首都医科大学某院的神经外科学博士。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如愿。首医研究生院调剂笔者到基础学院神经生物学方向。笔者深爱神经外科临床,遂不服从调剂,回到石家庄市某市级医院工作。从中专到硕士,从乡镇卫生院到省会城市的市级医院,应该说是很大的跳跃。还是想考博!那就忠实自己的内心,边工作,边复习,这自然需要熬夜起早,以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这自然需要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没有时间保证,没有功夫投入,哪里能有好的成绩?!2007年,笔者一举考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达到目标,实现梦想,需要内心形成坚定的信念,需要不断坚持与付出。其三,方法与途径:提高自学能力。笔者没有读过高中。中专时期,虽学了一段时间数理化课程、英语课程,但课时很少,内容也不够系统深入。成人高考,需要具备高中数学知识;专升本,需要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任何层级的考试,都需要考英语。从应试角度,数学与英语,是笔者需要重点提高的科目。无论是成人高考、专升本,还是考硕、考博,笔者都深信自己的自学能力,从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辅导班。越是这样,就越是促进提高自学能力。学学习,学会自学。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在卫校时期,笔者就开始自学《许国璋英语》了。在卫校图书馆,笔者也常借阅数学、哲学等书籍。当时,自学英语与数学,只是觉得将来有可能要深造,还需用到这些知识。兴趣,不是天生的,常常是在学习中培养的。如,英语学习,学习兴趣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浓烈。喜欢大量阅读,喜欢抄写优美的英文语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需要一个兴趣培养的过程。记得在1997年08月至1998年03月,在家待业半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在父亲购买用来给果树套袋的旧报纸中,惊喜发现了大量China Daily。如获至宝,遂收集并反复阅读。大量阅读China Daily,对于扩充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农村经常停电。深夜一根蜡,烛光下埋头阅读,边看,边读出声,边抄写优美的语句,这样有助于缓解阅读疲劳,有助于集中精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秋收之后,农村,逐渐进入冬闲时节。正是集中精力学习的好时节!农家小院,没有暖气,只有蜂窝煤炉。在炉火旁,学习学习高中英语,复习复习卫校医学英语,真是深感惬意!拿来哥哥上高中时的数学课本,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制定自学计划,按章节逐步推进。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比如,一周七天,争取推进一个章节的学习。有时,骑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县城,购买数学习题集。将课本学习与习题应试结合起来。功夫,用在平时,注重日积月累。后来,在专升本时,考高等数学,笔者取得141分的好成绩(满分150分)。学好语文,有利于学好英语。翻译,无论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都需要有好的语文功底。学好哲学,培养思考力,有利于数学学习。在自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综合提高、重点突出的原则。学会学习,是一种能力。其四,尊重个人发展历史,感恩过往。感恩那引我进入医学之门的石家庄卫生学校!感恩那接收我的乡镇卫生院!感恩诸多良师!学生,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感恩过往!前些年,每当硕士同学聚会、博士同学聚会,同学们聊来聊去,常谈及各自的大学时代,谈及各自的医学起点。笔者,常常不接话茬儿。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在这些大本毕业于211及(或)985的同学面前,笔者不愿谈及自己的过往。没有读过高中,卫校起点,虽然后来读到国内名校的博士,但是第一学历不够光鲜,又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呢?在硕士毕业,以及博士毕业的求职过程中,确实有不少用人单位以“第一学历差、基础差、年龄大”等理由,将笔者拒之门外。英雄不问出身!笔者不是英雄,自身没有优秀到让用人单位破格录用。这样想来,就心安了。不知不觉,人到中年,四十有二。近两三年来,笔者在认识上发生巨大转变。卫校,辛辛苦苦培养自己四年,怎么能不以母校为荣呢?!石家庄卫校引我进入医学之门!尊重个人发展历史,正视个人发展历史,不忘初心,不忘旧情,不做忘恩负义之事!笔者生于1977。在祖国改革开放宏大进程中,笔者作为芸芸众生之普通一员,从婴幼儿、青少年,成长至不惑之年;从卫校医士,成长为医学博士;从乡镇卫生院起步,发展至目前就职于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恩祖国。稳定繁荣的祖国,为我们青年人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机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是受益者!感恩石家庄卫生学校带我走进医学之门!亲爱的卫校同学们,在豆蔻年华,我们一起参加军训,一起上课,一起歌唱,芳华何其美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从内心,我依然是卫校学生,依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我始终没有离开你们!感恩我的父母亲、我的哥哥!没有你们一直地奉献与支持,我不可能茁壮成长,更不可能学有所成。二十多年前,父亲骑自行车去二十里外的村庄探访朋友,为我筹借上学的资费,鼓励我读书;母亲亲手为我缝制好几双布鞋,叮嘱我替换着穿鞋。孩儿争气,敏而好学,学有所专,学有所获!哥哥大学毕业后,勇挑家庭重担,支持我读书,指导我发展,弟弟铭记永生! 赵英杰2019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