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大家分享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一百六十期,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王勇教授团队带来的“脑室探查/脑室灌洗治疗颅脑术后感染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1例罕见纹带棒状杆菌颅内感染救治经验”,欢迎观看、分享。
2018年10月25日,右侧远外侧入路枕骨大孔区脊膜瘤切除术。
2018年11月12日,拆线后出院。
2018年11月29日,以“头痛3天,意识障碍1天。”为主诉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神志不清,查体不配合,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mm,光反应阳性。血压170/100。
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后意识稍好转约7小时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神志昏迷,刺痛偶睁眼,刺痛不发音,刺痛定位,血压200/100,急诊全麻下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术后收入神经外科,麻醉苏醒后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明,查体配合,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mm,光反应阳性。
侧脑室外引流吊高,每日引出澄清透明脑脊液约150ml。
外引流术后第6天,夹闭脑室外引流,患者状态较术后无改变。
外引流术后第7天,拔除脑室外引流导管。次日复查CT回报脑室系统较前无明显扩张。予甘露醇125ml BID,甘油果糖250ml QD脱水治疗后意识状态改善欠佳。急诊CT示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系扩张,术前左侧瞳孔散大,深昏迷。
急诊行脑室镜探查术,手术方案:采取左侧额角进入先行脑室系统探查,脑室抗生素盥洗见导水管被脓苔堵塞,给与导水管再通,三脑室底造瘘,留置外引流,术后脑室,抗生素盐水灌洗。术后恢复清醒,脑脊液指标合格后,择期脑室腹腔分流,康复出院。
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探查,利用内镜的直接且宽广视野,随着手术团队技术的进步,治疗组已完成了近四十例的脑积水、脑出血和颅内感染的脑室探查及脑室盥洗,可以明确脑积水患者的脑脊液循环通路(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有无明确梗阻病变,对于明确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以避免分流手术中分流管阻塞、穿刺道出血等风险以及儿童患者成长过程中更换分流管的痛苦。颅内感染的患者可以内镜下清理脓苔并充分盥洗脑室,为进一步的抗感染治疗创造条件。同时,脑室镜对于脑室内的肿瘤也可以进行取瘤活检,确定诊断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因此,我们认为脑积水、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脑室探查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而对于脑室探查而言,脑室壁存在许多动脉及静脉分支,探查过程中需要高度耐心,尽量能够全全部探查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部分患者的第四脑室(部分脑积水患者导水管扩张),神经内镜脑室探查对内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具备丰富娴熟的内镜手术经验和技巧。
何为神经内镜?:神经内镜手术按内镜工作环境与操作特点分为两大类:
1、水环境神经内镜手术(脑室镜):既以CSF为光束媒介,应用鞘式内镜及与之配套的微型内镜器械操作;器械通过鞘内通道与内镜同轴平行到达术区;操作区域在脑室内或脑脊液样囊肿腔内。典型手术如:处理脑积水的内镜第三脑室造口术和处理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内镜囊肿-脑池穿通术等,本文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脑室镜工作,在临床上脑室镜又分为软镜和硬镜。
2、空气环境神经内镜手术(颅底内镜或鼻内镜):既以空气为光束媒介,应用观察内镜和显微神经外科器械或特制的内镜器械操作;器械在镜体之外以一定自由与内镜分离成角到达术区;操作区域在脑表面或颅底。典型手术如:内镜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等,此类神经内镜在鼻科称之为鼻内镜,在胸科称之为胸腔镜,与关节镜、腹腔镜都是同一工作原理,在临床上主机基本都可以通用,一般来说能开展腹腔镜的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神经内镜手术。
王勇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
临床专长:
1、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2、经鼻神经内镜下眶尖肿瘤切除手术(眶尖血管瘤、脑膜瘤、神经纤维瘤)。
3、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甲亢性突眼/骨纤维化增殖导致的视神经管狭窄。
4、电子脑室软/硬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鞍上池囊肿、中脑导水管闭锁等梗阻性脑积水;脑室镜下蛛网膜囊肿开窗术。
5、脑室镜下脑室内肿物的活检及切除;脑室晶下透明隔造瘘/室间孔成形术,脑室端引流管位置调整;脑室镜下脑囊虫摘除术。
6、脑室镜下脑室灌洗、脓苔清除洗术治疗重症脑室系统感染。
7、外伤后面神经管骨折显微微创减压、面神经吻合。
8、复发多分隔慢性硬膜下血肿内镜治疗。
9、神经系统遗传相关疾病的基因诊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教育部归国人员启动科研基金一项,辽宁省自然基金一项,自主专利一项:脑表硬膜下置管导引装置,专利号( ZL 2014 20654921.5 第一发明人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