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Jaechan Park等开展研究,以确定未破裂动脉瘤术中甘露醇的应用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于2019年4月《World Neurosurger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ark J,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19 Jul;127:e919-e924. doi: 10.1016/j.wneu.2019.03.296. Epub 2019 Apr 6.】
研究背景
夹闭破裂动脉瘤的手术过程中,为充分显露动脉瘤,常需使用甘露醇促进脑回缩;同时,甘露醇对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后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但未破裂动脉瘤术中使用甘露醇的风险,尚不明确。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Jaechan Park等开展研究,以确定未破裂动脉瘤术中甘露醇的应用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于2019年4月《World Neurosurgery》在线。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的187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均接受经翼点入路或眶上锁孔入路夹闭术,颅内操作由同一位医生完成。除术中甘露醇使用外,患者的治疗措施相同。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90例患者常规使用甘露醇;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间,97例患者都不使用甘露醇。患者入选标准为,①年龄>20岁;② Willis环或其周围动脉的未破裂、非巨大动脉瘤,包括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大脑前动脉(ACA)A1段、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MCA)M1段和MCA分叉处的动脉瘤;③经翼点入路或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排除,①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②ACA远端、MCA远端或后循环的未破裂动脉瘤;③经非翼点入路及其改良入路的患者;④同期双侧开颅手术者;⑤伴发颅内肿瘤等病灶者;⑥既往有严重的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史;⑦近期头部创伤;⑧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者。根据临床、放射学表现和术中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比较甘露醇组和非甘露醇组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使用与未使用甘露醇组在年龄、老年患者人数比例、性别和动脉瘤位置等无差异。
研究结果
颅内操作时间、牵拉导致的皮质损伤、术后电解质紊乱、症状性脑梗死和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等方面,两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然而,未用甘露醇组与使用甘露醇组患者发生50mL以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s)的比例显著降低(3.1%比13.3%;P=0.010)。此外,多变量分析显示,高龄(P=0.019)、男性(P<0.001)和使用甘露醇(P=0.040)均为未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体积>50mL CSDH的显著性风险因素。
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未破裂动脉瘤经翼点或改良入路夹闭术时,停用甘露醇可减少术后CSDH的发生,也不增加手术难度或其它术后并发症。同时,高龄、男性和术中使用甘露醇为未破裂动脉瘤手术后发生CSDH的显著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