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水牛城大学的Rudin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使用一种每秒1000帧光子计数x射线探测器对动脉瘤进行显影,从而对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可视化。
————摘自文章章节
【Ref:Krebs JM,et al. AJNR 2019 June 6, . doi: 10.3174/ajnr.A6090.】
在研究和治疗颅内脑动脉瘤时,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通过平板x射线探测器以30-60帧/秒 (fps) 进行成像的,由于缺乏时间分辨率,因此可视化有限,无法对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很好地评价。近期,水牛城大学的Rudin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使用一种每秒1000帧光子计数x射线探测器对动脉瘤进行显影,从而对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可视化,该研究发表于近期的《AJNR》杂志中。
该研究使用到一个3D打印的颈内动脉动脉瘤模型,研究者将其连接至一个脉动循环管路,使用水作为循环液,并在模型下方添加一个21mm的铝块,以接近人头的x射线衰减度。研究者将6F导管放置在动脉瘤近端,使用自动注射器以 10mL/s的速度向3D打印血管中注入10mL造影剂(每毫升造影剂中加入350mg未稀释碘),通过设置不同的x线触发延迟时间,以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间隔的造影剂流量变化。研究者随后以每秒1000帧速度采集了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释前后的造影图像并且与传统的平均每秒40帧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图1、图2)。
图1. DSA图像显示了PED释放前的血流细节;(A-C)通过1000fps采集,每个间隔25帧,在颈内动脉动脉瘤模型中,(D)通过40fps采集的图像;垂直线显示探测器模块之间的1像素边界。
图2. DSA图像显示释放PED后颈内动脉动脉瘤模型中的血流细节;(A-C)以1000fps采集,每个间隔25帧,(D)通过40fps采集的图像。
研究者认为,每秒1000帧光子计数x射线探测器能够对3D打印的颈内动脉动脉瘤模型的详细血流变化进行显影,高速成像能够呈现涡流和流入模式的差异,对于使用PED方面,高速成像在细节和清晰度方面比标准脉冲血管造影术更清晰。如果能够应用于临床,医生能够在实际手术操作中时能更好地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调整治疗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