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我国医学界尤其神经外科领域,有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号称儿童脑肿瘤中的头号杀手──髓母细胞瘤,已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马杰团队、交大基础医学院唐玉杰团队的克苦攻关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美国科学院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上。这意味我国有望在不远将来对儿童髓母细胞瘤开展精准治疗,从而最终降服这个目前摧残儿童的恶魔。
图1.文章截图,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6/26/12986
据了解,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大约有85%概率的发生于18岁以下儿童,而每5例患有脑肿瘤的儿童中,就有1例髓母细胞瘤。近年来,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治疗有新进展,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即使治疗成功患者也常常发生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后遗症,成为不少患者家长闻之色变的噩耗。
据马杰教授介绍,国际上已确认髓母细胞瘤是由多种不同分子亚型组成的脑肿瘤:即WNT、SHH、Group3、Group4四种类型,其中SHH型约占25%。此型髓母细胞瘤通过靶向药物抑制它的通路,是治疗此型肿瘤的重要手段,况且其抑制剂已被国际权威部门批准用于治疗SHH引起的各种肿瘤。但正如中国一句老话所话“好事多磨”,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肿瘤对SMO产生了耐药,因此解决肿瘤对SMO抑制剂的耐药性,是目前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马杰教授说,他们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展了如何克服SMO抑制剂对髓母细胞瘤耐药性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通过筛选发现转录因子CDK7的抑制剂THZ1,对SHH通路有特异的抑制作用,且能有效抑制此类肿瘤生长。研究还通过建立对SMO抑制剂耐药的细胞及动物模型,发现THZ1亦能有效抑制其生长。这就说明THZ1对耐药的髓母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有效的精准治疗方法。研究还在其他类型肿瘤如骨肉瘤等模型中进行了验证,发现THZ1对多种SHH过表达引起的肿瘤,均有显著抑制效果。此发现将在临床上对产生耐药的SHH型髓母细胞瘤患者带来福音。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对CDK7的多种抑制剂,进行深入研究,以求提高疗效应快早日用于临床。
图2.部分实验结果:CDK抑制剂THZ1能有效抑制耐药小鼠髓母细胞瘤的生长。
据釆,上述信息来源于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马杰教授为本次大会主席。他同时还任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创始组长及现任组长,上海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世界神经外科联谊会(WFNS)小儿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亚澳小儿神经外科学会(AASPN)常委及发起人等职,对中国小儿神经外科的发展及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3.马杰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上左),会场照片(上右),并接受媒体采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