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30日发布 | 1272阅读

内镜下经鼻-斜坡入路显露脑干腹侧安全进入区

王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周川

厦门弘爱医院

达人收藏

三叉神经周围区位于三叉神经进入桥脑和面神经从桥脑发出点之间,其内侧为皮质脊髓束,外侧为桥脑内三叉神经纤维,背侧为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脊髓束,下方为桥脑内面神经纤维。内镜下可见外展神经从桥延沟出脑干,以内向外走向Dorello’s管,但三叉神经周围区需从硬膜外磨除颞骨岩部后方能显露。

——摘自文章章节

【Ref: Weiss A, et al. 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2019 Feb 1;16(2):239-249. doi: 10.1093/ons/opy080.】


研究背景


神经外科医生常选择最接近脑干表面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手术切除。当病灶不在软脑膜表面时,需在神经纤维密度较为稀疏、穿支动脉分布不多的安全区域,切开少量神经纤维后切除病变。通过内镜下经鼻-斜坡入路可以最短的途径直接到达脑干腹侧区。


意大利Livorno医院神经外科的Alessandro Weiss等利用8例硅胶灌注的新鲜冰冻尸头,在7.0 T高分辨率MRI成像的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通过内镜辅助经鼻-斜坡入路(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clival approach,EETA)研究脑干腹侧区域的显微解剖结构,评估手术安全进入区(safe entry zone)的效应;结果发表在2019年2月的《Oper Neurosurg》上。


研究结果


EETA研究显示脑干腹侧有3个手术安全进入区:动眼神经周围区(perioculomotor zone)、三叉神经周围区(peritrigeminal zone)和延髓前外侧沟区(anterolateral sulcus of the medulla)(图1)。

图1. 内镜下脑干腹侧面的3个手术安全区解剖所示。左上图示,动眼神经周围区;右上、左下图示,三叉神经周围区;右下图示,延髓前外侧沟区。


动眼神经周围区位于动眼神经出脑干处和皮质脊髓束之间。内镜下显露动眼神经周围区时需将垂体移位,小脑上动脉也可能阻挡视野。


图2. 动眼神经周围区。A.中脑、桥脑腹侧面:红色椭圆形区域为手术安全进入区;B~D.MRI导航下定位红核、脑桥前束和皮质脊髓束等;E.指针所指为动眼神经中脑段上方红核前壁。


三叉神经周围区位于三叉神经进入桥脑和面神经从桥脑发出点之间,其内侧为皮质脊髓束,外侧为桥脑内三叉神经纤维,背侧为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脊髓束,下方为桥脑内面神经纤维(图3)。内镜下可见外展神经从桥延沟出脑干,以内向外走向Dorello’s管,但三叉神经周围区需从硬膜外磨除颞骨岩部后方能显露。


图3. 三叉神经周围区。A.椭圆形区域为手术安全进入区;B~D.MRI导航下定位皮质脊髓束、三叉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和内侧丘系等;E.指针所指为三叉神经运动核。


延髓前外侧沟区位于舌下神经根和C1神经根之间。内镜下,在大部分标本可以观察到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密切的延髓前外侧沟,常常受到椎动脉的影响,不适合作为实质性病灶切除的进入区(图4)。

图4. 延髓前外侧沟区。A.椭圆形区域为手术安全进入区;B~D.MRI导航下定位皮质脊髓束和内侧丘系等;E.指针所指为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干处。


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阐述的脑干腹侧3个手术安全进入区分别位于中脑、脑桥和延髓腹侧,为EETA下切除脑干腹侧病变提供重要的解剖途径。为顺利到达上述区域,术者还必须掌握垂体移位、硬膜外岩骨切除等操作技术。此外,联合运用7.0T MRI的神经导航系统,可提供高分辨率的解剖信息,显著提高对脑干内部解剖结构的理解。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