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较小(<18岁)、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较短(<10年)的患者在术后无癫痫发作的几率更高。切除部位远离重要功能区(OR=1.7;95% CI,1.1-2.7;P=0.02)和病灶局限、组织病理学明确的患者(OR=3.6;95% CI,1.8-7.3;P<0.01)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摘自文章章节
【Ref: Delev D, et al. Neurosurgery. 2019 Jan 1;84(1):242-252. doi: 10.1093/neuros/nyy099.】
研究背景
全球大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其中颞叶癫痫较常见,而非颞叶癫痫(extratemporal lobe epilepsy,ETLE)占30%。ETLE是指起源于颞叶以外的大脑皮质癫痫综合征。由于ETLE发作时异常放电传播十分广泛,即使能准确识别致痫灶,其边界确定仍十分困难。此外,常累及功能区,手术受到限制。因此,控制癫痫发作和保护功能区的两个主要治疗目标往往难以双全。德国弗莱堡大学医疗中心的Daniel Delev等报告383例在1997年至2015年手术治疗的ETLE患者的远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发表于2019年1月的《Neuro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结果、影响预后的因素和手术结果等。383例患者中,男性225例(59%),女性158例(41%)。平均患病时间为12.7±12年,癫痫发作的平均年龄为13.5±13岁,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24.3±15.6岁。病灶位于左侧188例(49.1%),右侧195例(50.9%);位于功能区229例(59.8%),非功能区154例(40.2%)。338例(88.7%)MRI检测出明显的致痫灶。
183例手术部位于额叶、44例于顶叶、24例枕叶和24例岛叶;108例切除范围涉及2个或以上脑叶。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178例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110例肿瘤、27例海绵状血管畸形、42例胶质增生和36例结果不明确。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4个月,其中227例(62.5%)患者已控制癫痫发作(Engel Ⅰ级);178例(49%)完全无癫痫发作(Engel class Ⅰa)。术后3年、5年和10年时,Engel Ⅰ级患者均占60%。46例(11.8%)仍有长期发作。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年龄较小(<18岁)、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较短(<10年)的患者在术后无癫痫发作的几率更高。切除部位远离重要功能区(OR=1.7;95% CI,1.1-2.7;P=0.02)和病灶局限、组织病理学明确的患者(OR=3.6;95% CI,1.8-7.3;P<0.01)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结论
最后作者认为,非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年轻、MRI显示局限性病灶、并可完全切除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