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切开天幕可达到三叉神经充分减压。该新的术式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但病例数较少,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rai T,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18 Dec;120:72-77. doi: 10.1016/j.wneu.2018.07.282. Epub 2018 Aug 8.】
研究背景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引起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在多数情况下可有效地缓解三叉神经痛,但VBD时由于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迂曲,术中调整血管位置困难,容易出现动脉分支损伤和脑干梗死。一些报道指出,对于VBD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也可采用神经根切断术或射频热凝术取得较好疗效。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的Takashi Arai报告一种新手术方式,通过切开天幕减压而无需调整椎基底动脉位置治疗VBD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取得较好的疗效,文章发表于2018年12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3例由VBD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发现迂曲的椎基底动脉将三叉神经压迫至天幕,导致神经缺血和萎缩。作者尝试在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之间植入垫片,但植入物明显会加重对神经的压迫。因此,决定切开天幕减压。术中观察到责任血管不仅限于椎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等均可能参与;切开天幕可增加手术操作空间,实现责任血管的充分减压(图1)。术后3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也没有出现并发症。
图1. 1例左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MRI(A)和术前3D MRI血管造影(B)显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并压迫左侧三叉神经(黄色)至天幕;术中切开天幕前(C、D)和切开天幕后(E)的情况,调整小脑上动脉位置(F)。
结论
作者最后总结,通过微血管减压方法治疗VBD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操作困难,并有损伤动脉分支的风险。通过切开天幕可达到三叉神经充分减压。该新的术式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但病例数较少,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