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Yin H, et al. Stroke. 2018 Dec;49(12):2837-2843. doi: 10.1161/STROKEAHA.118.022628.】
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是评价烟雾病患者脑低灌注状态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2003年Gao P等提出CT灌注成像的梗死前分期系统(CTP scale system on stages of preinfarction period)判断脑低灌注程度。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Hu Yin等将该分期系统标准(表1)用于评估烟雾病患者的脑低灌注水平,并寻找出血型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间的差异。结果发表在2018年12月的《Stroke》上。
表1. CT灌注成像的梗死前分期标准。
备注:TTP:time to peak,达峰时间;MTT:mean transit time,平均通过时间;rCBF: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局部脑血流量;rCBV: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局部脑血容量。
该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06例烟雾病患者。其中男性232例,女性274例;17岁以下儿童74例,成人432例;年龄5-63岁,中位数36岁。临床表现:颅内出血155例,脑梗死168例;其他症状,如头痛、癫痫和TIA等183例。纳入的患者在血运重建术前均行CTP检查,并进行CTP分期。
根据术前症状和CTP结果决定手术的半球侧别。血运重建术有,直接搭桥术、间接搭桥术和直接+间接的组合手术。所有患者均首选组合手术;如供体或受体血管太细或太脆弱,则行间接搭桥术。
结果显示,出血型组的89侧半球(28.7%)灌注正常,22侧半球(7.1%)为梗死前分期1期,69侧半球(22.3%)为2期,66侧半球(21.3%)3期和63侧半球(20.6%)4期。缺血型组的140侧半球(19.9%)灌注正常,50侧半球(7.1%)为梗死前分期1期,136侧半球为(19.4%)2期,242侧半球(34.5%)3期,134侧半球(19.1%)4期。研究表明,出血型组中灌注正常者显著多于缺血型组(OR=1.440;95% CI,1.144–1.811;P<0.05);梗死前分期3期的患者中缺血型组居多(OR=0.618;95% CI,0.487–0.783;P<0.01);CBF下降者多见于缺血型组(OR=0.809;95% CI,0.720–0.909;P<0.05)。出血型患者就诊时间比缺血型组早,故梗死前分期晚期多见于缺血型患者。
各组治疗结果表明,梗死前分期1期的患者临床改善率最高,为79.3%;正常灌注组最低,33.3%。梗死前分期1-4期组患者的临床改善率依次下降。
影响烟雾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可能有,年龄、性别、入院时mRS评分、疾病类型、梗死前分期、CBF下降、单或双侧病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吸烟、饮食和既往感染。一元回归分析提示,只有梗死前分期1期和入院时mRS评分与手术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梗死前分期1期与预后有统计学相关性。
作者指出,通过梗死前分期法可以准确地识别烟雾病患者脑低灌注程度,也可用于手术效果的预测。梗死前分期1期的患者术后临床改善率最高,正常灌注患者术后临床改善率最低,梗死前分期1-4期患者术后临床改善率依次降低,1-2期患者最易在血运重建后获益。梗死前分期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患者在不同时期手术可获得不同的效果。因此,术前应该评估患者脑低灌注情况,对于灌注正常的患者,很难通过手术改善脑血供,应暂缓手术包括预防性手术。但是一旦CTP提示脑低灌注,应尽早手术以争取最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