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译:
陆洋、荆林凯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审校:
江伟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JNS:Spine
2018年11月速览
1. Ames-ISSG分类的矢状面影像相关指标是否特定适用于成人的颈椎畸形?
Are the sagittal cervical radiographic modifiers of the Ames-ISSG classification specific to adult cervical deformity?
PMID: 30052148 DOI: 10.3171/2018.2. SPINE171285
Ames-ISSG近期提出了一项成人颈椎畸形的分类工具,主要包含了3个矢状面的影像学参数:颏额垂线角(CBVA),T1倾斜角与颈椎前凸角度差(TS-CL),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SVA)。本研究探索了这一分类工具在无症状的成年人中的适用情况,研究纳入了141名无症状成年人,除了Ames-ISSG颈椎畸形分类,还评测了生活质量评分(HRQOL)、脊髓病变评分(mJOA)以及脊柱畸形(SRS-Schwab)评分。研究发现在 TS-CL和CBVA项目中,有27个(19.1%)和61个(43.3%)受试者分别被分类为1级;98个(69.5%)和4个(2.8%)分类为2级。 136名(96.5%)受试者至少有一项1级或2级评分。患者年龄与TS-CL和CBVA分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不同项目评分的受试者在生活质量、全局序列和节段序列方面无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Ames-ISSG分类工具中的CBVA和TS-CL评分并不特定适用于颈部畸形的患者,其在生活质量无受损的无症状受试者中也可得到阳性结果。
【陆洋】
2. 健侧C7神经移位术治疗全臂丛损伤:解剖学基础及初步临床效果
Contralateral C7 to C7 nerve root transfer in reconstruction for treatment of tot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anatomical basis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
PMID: 30074443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251
1992年,顾玉东院士首次报道了利用对侧C7神经根治疗全臂丛损伤。本文作者对此作了两大部分研究:(1)解剖学研究:5名成人尸体双侧C7神经根的解剖及神经入肌点的追踪。结果表明C7神经主要参与形成胸外侧神经、胸背神经、桡神经以及部分胸长神经。胸外侧神经最短,平均为10.3±1.4 cm。(2)临床研究:6名全臂丛损伤患者接受健侧C7神经移植至患侧中干并随访30.8±5.3个月后的功能评估。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恢复肩关节内收和肘关节伸展,然而手腕及手指的伸展效果不佳。
【荆林凯】
3. 枕骨髁骨折导致的钝性椎动脉损伤
Blunt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in occipital condyle fractures
PMID: 30074441 DOI: 10.3171/2018.3. SPINE161177
近来人们开始重视高效地利用医院资源, 但在还不完全了解危险因素,盲目的减少对钝性椎动脉损伤(BVAI)的筛查很可能会导致漏诊,产生严重的后果。作者通过检索单中心完成CTA检查的颅颈交界处骨折的钝性创伤患者记录,来探究枕骨髁骨折(OCFs)引起的BVAI风险。本研究纳入了6年共719项患者记录,有147(20%)例患者发生OCF,在43例I型OCF中发生了2例BVAI,42例II型OCF中发生了1例BVAI,9例III型OCF中全部发生了BVI(p = 0.12)。作者进一步探究发现,III型OCF是多变量回归模型中BVAI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29 [95%CI 1.04-5.04]),C1-6骨折也是独立危险因素(OR 5.51 [95%CI 2.57-11.83])。椎动脉V4区段的损伤与III型OCF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1)。
【陆洋】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颈椎矢状位序列
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the setting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MID: 30141764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26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三维畸形,其发病率大约为2%-3%。本项研究纳入了81名拍摄全脊柱X线片且Cobb角> 40°的AIS患者,分析其胸椎及腰椎序列对颈椎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腰椎前凸的程度对颈椎序列没有明显的影响;胸椎后凸的程度对颈椎序列有明显的影响,胸椎后凸减小可导致颈椎后凸畸形,C2-7和C2-T3矢状面垂直距离缩小(p <0.05)。全脊柱序列后移组的T1倾斜角明显较小(p <0.05),并导致颈椎后凸畸形,C2-7和C2-T3矢状面垂直距离缩小(p <0.05)。
【荆林凯】
5. 不同级别颈椎后路手术对ProDisc-C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roDisc-C stability following graded posterior cervical injury
PMID: 30168784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248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是关于后路翻修手术对先前颈椎间盘置换术(CA)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人类大体标本的体外实验,比较了不同级别的颈椎后路手术对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将14例大体标本分成两组,实验组行ProDisc-C椎间盘置换术,两组随后分别实施单侧椎间孔切开术,椎板成形术以及椎板切开术,每次术后测量两组标本的生物力学指标。研究发现,椎间孔切开术和椎板成形术不会对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造成显著破坏。 然而椎板切除术会导致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的显著变化。 因此作者认为,在之前植入人工椎间盘的患者中应该谨慎使用椎板切除术。
【陆洋】
6. 老年人群的经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术:10年经验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n the elderly: a 10-year experience.
PMID: 30052150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147
自从1991年以来,微创脊柱外科得到了迅速发展。经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术(LLIF)是一种微创手术,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既可避免前方大血管损伤的风险,也可减少后方肌肉、关节突等组织的破坏。本研究回顾性的纳入了55名经侧方入路行腰椎融合术的大于70岁的老年人。结果表明:平均术中出血25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2天,1名患者因术中心脏骤停死亡,1名患者出现一过性股神经损伤,5名患者出现终板骨折与下沉。术后一年平均ODI评分为31.1,明显低于术前的46.2分(p=0.003)。最后,作者建议术前骨密度评估非常重要,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术对老年人群来说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荆林凯】
7. 体位变化对成人脊柱畸形患者腰椎前凸的影响
Effect of position on lumbar lordosis in patients with adult spinal deformity
PMID: 30074444 DOI: 10.3171/2018.3. SPINE1879
腰椎前凸(LL)是矢状位序列的重要参数之一,良好的LL对保证脊柱融合矫正手术的疗效至关重要。通常包括LL在内的脊柱骨盆参数在立位X光片上进行评估,然而畸形矫正的手术计划应基于术中俯卧位,目前关于体位变化对成人脊柱畸形(ASD)患者腰椎前凸影响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纳入了85名行胸腰至骨盆矫正手术的患者,术前拍摄了立位,仰卧和俯卧位的平片,研究发现患者的LL从站立到仰卧或俯卧位会显著增加(p <0.001)。 在80名(94.1%)患者中,仰卧位LL和俯卧位LL之间的差异在5°以内。 在严重畸形组中,患者的LL从站立到俯卧位的变化更大。作者认为,仰卧位的LL与俯卧位的LL大致相同。 因此,术前评估仰卧位腰椎X线片有助于外科医生进行ASD患者的矫正性脊柱手术计划。
【陆洋】
8. 个案报道:腰穿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硬脊膜外动静脉瘘
Lumbar tap–induce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a case of spinal epi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PMID: 30095382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343
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EDAVF)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根据是否伴有逆行薄壁引流静脉分为两型。本文作者报道了一例因行走困难和双下肢刺痛感而在外院就诊的70岁女性患者。核磁共振T2加权像提示T8至圆锥的高信号,行诊断性腰穿后突发头痛及背痛。复查核磁共振检查并进一步行血管造影后提示A型的硬脊膜外动静脉瘘及L3水平的血肿。治疗方案为开放手术闭塞硬膜内引流静脉。术后患者恢复可,未见复发。
【荆林凯】
9. 个案报道:侧方腹膜后腰椎手术的植入物相关迟发并发症:一例罕见的无痛性血尿
Delayed hardware complication after lateral retroperitoneal lumbar surgery: an unusual case of painless hematuria
PMID: 30168783 DOI: 10.3171/2018.5. SPINE171259
脊柱的侧方入路手术越来越成为减压,序列恢复和关节融合的常用方法。目前有个别罕见病例报道了侧方入路造成了肾血管和输尿管的损伤,本文作者报告了已知的第一例由于植入螺钉的延迟脱出所导致的术后肾损伤病例,CT报告提示螺钉直接造成了肾实质的损伤。患者于术后近5年,发生了无痛性血尿,复查得知螺钉从L1椎骨向左肾上极脱出移位。初始手术时使用传统的左侧腹膜后入路,在翻修手术中神经外科与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联合手术,使用了相同的暴露顺利移除了植入物。
【陆洋】
10. 个案报道:以严重腰痛发病的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生性疾病
Methotrexate-relat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of the lumbar spine origin presenting with severe low-back pain: case report
PMID: 30168781 DOI: 10.3171/2018.4. SPINE1860
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但是,该药物也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功异常、间质性肺炎、骨髓抑制等。自1991年以来,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并发淋巴瘤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作者报道了一例73岁女性患者因服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甲氨蝶呤后出现严重腰痛。实验室检查提示EB病毒IgG抗体滴度增高。核磁共振T1和T2相均提示硬膜囊前方低信号软组织影。患者接受经椎弓根活检手术后明确诊断,并暂停甲氨蝶呤的应用后病情好转。因此,作者建议手术活检、EB病毒检测以及停用甲氨蝶呤有助于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荆林凯】
11. 选择性脊柱手术中术前血清前白蛋白低水平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关联性分析:病例系列研究
Low preoperative serum prealbumin levels and the postoperativ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isk in elective spine surgery: a consecutive series
PMID: 30052149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183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将术前营养不良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联系起来的证据仅限于小型回顾性研究。本文中作者对接受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的电子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收集了术前白蛋白水平与SSI风险相关的其他数据(营养不良定义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 20mg / dl)。在入组的387名患者的连续系列中,术前前白蛋白≤20mg / dl的患者的感染率为17.8%(13/73),而术前前白蛋白 >20mg / dl的患者的感染率为4.8%(15/314)。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是术后SSI的危险因素,OR值为4.29(p <0.01),调整OR为3.28(p = 0.02)。 此外,一些先前已知的感染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脊柱融合和手术水平,对于SSI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陆洋】
12. 胸腰椎融合术中手术区域应用万古霉素或氨苄西林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local application of vancomycin versus ampicillin powder into the operative field for thoracic and/or lumbar fusions
PMID: 30095381 DOI: 10.3171/2018.3. SPINE171111
胸腰椎融合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大约2.8%-10%,致病菌通常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往报道术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可有效减低手术区域感染的发生率。本文作者设计了一项纳入230名患者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并随访1年,对比术区应用万古霉素或氨苄西林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应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手术切口浅表感染者1例(0.9%,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感染者1例(0.9%,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氨苄西林的患者中手术切口浅表感染者2例(1.8%,表皮葡萄球菌和培养阴性),深部感染者1例(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短节段的胸腰椎融合术,术中应用万古霉素或氨苄西林对术后的切口区域感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8)。
【荆林凯】
13. 成人脊柱畸形微创手术中年龄对脊柱骨盆序列的手术目标的影响
The impact of age on surgical goals for spinopelvic alignment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adult spinal deformity
PMID: 30095383 DOI: 10.3171/2018.4. SPINE171153
在畸形手术中实现适当的脊柱骨盆序列与疼痛和功能的改善明显相关,微创手术(MIS)技术已被用于治疗成人脊柱畸形(ASD),然而人们担心MIS中脊柱矢状面的矫正不足。由于年龄可以影响矢状面矫正程度,本研究通过多种心数据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是否需要获得最佳的脊柱骨盆序列以获得临床改善。研究纳入了共185名患者,其中107名年轻人,78名老年人(65岁为界)。根据术后影像学参数,将各组再划分为序列良好组(AL)和序列不良(MAL)组,序列不良组骨盆入射角减去腰椎前凸 >10° 或者矢状位平衡 >50mm。本文分别比较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序列组的疼痛评分与腰腿痛功能评分,发现在年轻的队列中,AL和MAL亚组之间的术后背部和腿部疼痛评分没有显着差异。 然而MAL亚组的术后功能评分显著低于AL。在老年人队列中,AL和MAL亚组之间的术后疼痛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
【陆洋】
14. 基于解剖的脊柱截骨术和前柱松解重建术的分类
The comprehensive anatomical spinal osteotomy and anterior column realignment classification
PMID: 30141765 DOI: 10.3171/2018.4. SPINE171206
脊柱的矢状位失衡和脊柱-骨盆失稳通常可导致疼痛甚至残疾,脊柱截骨术和前柱松解重建术是保留或恢复脊柱前凸的手术方式。本文作者基于解剖学将脊柱截骨术和前柱松解重建术分为6型:A型-前纵韧带松解+椎间融合器,后柱完整;1型-前纵韧带松解+椎间融合器,下关节突和关节囊切除;2型-前纵韧带松解+椎间融合器,关节突关节、棘突、棘突间韧带和黄韧带切除;3型- 前纵韧带松解+椎间融合器,临近节段的三柱截骨术(包括经椎弓根截骨术);4型-前纵韧带松解+椎间融合器,远端间隔节段的三柱截骨术(包括经椎弓根截骨术和椎间盘切除术);5型-椎体及两侧间盘的完整切除或部分切除。结果表明作者所提出基于解剖学分类在不同的脊柱外科医生团队中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荆林凯】
15. 技术说明:在脊柱动静脉分流治疗中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注射生理盐水和高帧率数码相机慢动作记录来实时识别明视野内的异常血管
Intraoperative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of abnormal vessels within the bright field by superselective arterial injection of saline and its slow-motion recording using a high frame rate digital camera dur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inal arteriovenous shunts: technical note
PMID: 30095384 DOI: 10.3171/2018.3. SPINE1854
既往在脊柱动静脉分流术(AVS)的外科治疗中经常利用超选择性动脉注射吲哚菁绿(SAI-ICG)来辨别相关血管,然而SAI-ICG缺乏记录快速血流的时间分辨率。作者发现,通过导管进行生理盐水超选择性注射(SAIS)可使血管透明显像,将SAIS与SAI-ICG相结合,他们能够在脊柱AVS手术治疗期间识别明视野中的异常血管。此外,他们通过在SAIS期间在显微镜目镜上安装高帧率(HFR)数码相机,对异常血管中的血流进行慢动作视频记录。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两例脊柱AVS患者。第一例患者有颈部硬脑膜动静脉瘘,第二例患有胸椎动静脉畸形。 SAIS在两种情况下实时描绘了明视野内的异常血管。在SAIS期间的第二个案例中记录了HFR视频。慢动作视频显示了供血动脉中血流的平稳无缝运动,这有助于术者直观理解血流方向。
【陆洋】
16. 经后路腰椎融合术自体血回输的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trial of Cell Saver in 2- to 3-level lumbar instrumented posterior fusions
PMID: 30117795 DOI: 10.3171/2018.4. SPINE18116
术中及术后异体血的输入虽然可有效解决腰椎融合术所致的大量失血,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作者通过一项纳入95名接受腰椎融合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比自体血回输和异体血输入在成本-效益方面的区别。结果显示自体血回输组(48名患者):平均出血量为612毫升。36名患者接受术中自体血回输,平均回输205.6毫升血液,共花费68837美元;16名患者术中或术后输入异体血38个单位共花费44325美元;自体血+异体血总费用为113162美元。异体血输入组(47名患者):平均出血量为742毫升。29名患者术中或术后输入异体血53个单位共花费67688美元。腰椎融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有效减少异体血的输入,但是其费用明显较高。即便如此,对患者来说降低异体血输入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许是其最大的获益。
【荆林凯】
17. 在大型癌症中心实施脊柱外科手术后的快速康复(ERSS):一项初步研究
Implementation of a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pine Surgery program at a large cancer center: a preliminary analysis
PMID: 30117797 DOI: 10.3171/2018.4. SPINE171317
手术后的快速康复(ERAS)遵循多模式,多学科的医护方法,结合围手术期的循证医学证据,加速功能恢复过程并改善手术结果。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在胃肠道和盆腔手术中使用ERAS实践,但是脊柱外科手术中进行ERAS实践的数据很少。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对41例接受脊柱转移性肿瘤手术的患者采用脊柱外科手术后的快速康复(ERSS),并纳入之前接受手术未采取ERSS的56名患者的作为对照组。研究发现ERSS组显示出更好的疼痛评分和降低阿片类药物消耗的趋势。两组间平均住院日,30天再入院率或30天并发症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作者认为ERSS计划对于围手术期疼痛控制和阿片类药物消耗是可行且有效的,并且可以加速肿瘤脊柱手术患者的康复,但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确定结果。
【陆洋】
18. 丝素蛋白溶液在大鼠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炎症及硬脊膜黏连方面的作用
Effects of silk solution against laminectomy-induced dural adhesion forma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a rat model
PMID: 30028252 DOI: 10.3171/2018.2. SPINE171195
脊柱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黏连的发生率高达34%。本文作者通过将25只大鼠分为五组:假手术对照组、Vehicle组、Silk组、MediShield组、Silk + MediShield组。结果显示Vehicle组的炎症反应最终,同时硬脊膜黏连也是最严重的,其次是Silk组和MediShield组,Silk + MediShield可减少CD34,COX-2,iNOS和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并明显减轻黏连。
【荆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