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发布 | 1121阅读

再通效果:支架取栓=直接抽吸?!

张小曦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在作为大血管闭塞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取栓一线治疗方式上疗效相当,其结果与既往RCT研究结果相仿。


————摘自文章章节



【Ref:Bernsen MLE, et al. J NeuroIntervent Surg 2018;0:1–7. doi:10.1136/neurintsurg-2018-014270】


01
研究背景


最新ASTER和COMPASS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支架取栓与直接抽吸的再通疗效相当,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临床实践中,抽吸的效果是否完全如临床研究中所述?对此,荷兰Marie教授等人对MR CLEAN中登记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数据进行了再次分析,其结果发表在2018年10月的《JNIS》上。


0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MR CLEAN研究中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响数据,对支架取栓与直接抽吸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MR CLEAN研究共纳入1175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其中207例(17.6%)接受直接抽吸治疗,968例(82.4%)接受支架取栓治疗,抽吸组接受全麻比例较支架组高(54% vs 24%,P<0.05)。


03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功能预后即mRS评分间无显著差异(cOR=0.962,(95% CI 0.73-1.28));通过年龄、侧枝循环情况、穿刺时间等标准化后的神经功能预后仍无显著区别(cOR=1.020,(95% CI:0.68-1.52))(详见图1);围术期并发症率之间亦无差别,成功再灌注(eTICI≥2b)的比例相似;直接抽吸的手术时间较支架取栓更短(57min vs. 70min,P<0.0001)。


图1. 支架取栓与直接抽吸组神经功能预后对比


该研究发现支架取栓与直接抽吸的疗效相当,结论与既往研究相似,且更能体现常规临床操作中两者的效果对比。需要注意的是,直接抽吸手术耗时更短,因而患者自发病至再通的时间间隔更短,与ASTER与COMPASS研究结果一致。


有趣的是,尽管研究显示手术临床疗效与再通时间显著相关,而直接抽吸又能够缩短再通时间,然而该研究并未发现直接抽吸疗效优于支架取栓。其原因可能归于一下几点:1.抽吸患者采取全麻的比率更高;2.抽吸组术前mRS评分更高。3.另外,107例(11%)患者支架取栓失败后改为抽吸,其中52%成功再通;35例(17%)患者抽吸失败后改为支架取栓,其中15例(43%)再通成功。以上解释提示支架取栓失败转为抽吸的治疗策略可能更具优势。


该项大样本队列研究显示了真实世界的取栓现状——直接抽吸与支架取栓在作为大血管闭塞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取栓一线治疗方式上疗效相当,其结果与既往RCT研究结果相仿。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组稿,上海长海医院张小曦编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培博士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