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Seicean A , et al. J Neurosurg. 2018 Aug 10:1-10. doi: 10.3171/2018.2.JNS173014. [Epub ahead of print]】
在美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分别由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操作。然而,这三个专业是不相同的,已有研究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预后与手术医生专业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研究的设计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使结论证据强度不足。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精神病科的Andreea Seicean等比较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普通外科医生进行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30天的预后和并发症的发病率,研究结果发表于2018年8月的《J Neurosurg》在线。
该研究提取2006年至2015年间在美国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NSQIP)数据库中的80475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该数据库是一项前瞻性收集的国家临床数据库,已经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其中,神经外科医生(NS)对943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血管外科医生(VS)对75649例患者进行手术,而普通外科医生(GS)完成3734例患者的手术。
作者使用倾向评分(propensity analysis),将203例NS手术的患者与203例VS手术的患者、203例NS手术的患者与203例GS手术的患者进行匹配分析。比较匹配样本中的各组患者之间在术前或术中的表现特征时,显示显著性差异。通过倾向评分进行匹配,消除各组患者在术前或术中表现特征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采用常规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整个样本和匹配样本在围手术期的术后并发症。
首先在分析整个病例样本时发现,由NS手术的患者与GS和VS手术的患者相比,NS手术的患者有如下特征:直接从家中入院的患者少;患有颈动脉闭塞或伴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更多;治疗前吸烟者多;近期接受化疗或放疗者多;全身麻醉下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可能性大;进行过多次手术的几率高以及手术平均时间长。分析术后结果发现,NS手术的患者更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深处感染、肺炎、非计划的气管插管、肺动脉栓塞、术后48小时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性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竭、伴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心血管意外、昏迷>24小时、周围神经损伤、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心肌梗死、移植物如假体或皮瓣存活失败、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以及需要再手术等状况;其发生率比较,NS比VS:OR=1.3;95% CI,1.1–1.6;NS比GS:OR=1.3;95% CI,1.0–1.7)。
NS手术的患者更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轻微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浅表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等状况,其发生率比较,NS比VS:OR=2.9;95% CI,2.0–4.1;NS比GS:OR=2.7;95% CI,1.7–4.2。NS手术的患者更有可能在术中或术后输血;其发生率比较,NS比VS:OR=1.6;95% CI,1.4–1.9;NS比GS:OR=1.9;95% CI,1.6–2.3。NS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NS比VS:OR=3.0;95% CI,2.6–3.5;NS比GS:OR=2.6;95% CI,2.2–3.0。NS手术的患者出院后转到护理机构的几率更大,NS比VS:OR=2.8;95% CI,2.3–3.4;NS比GS:OR=3.1;95% CI,2.4–4.1。然而,在调整后的倾向性匹配分析中,神经外科医师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预后结果与血管外科和普通外科医生的结果相当,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最后总结,接受神经外科医生手术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往往比血管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手术的患者的术前疾病状况严重,对术后出现更多的并发症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根据手术时的健康状况和影响预后的术中变量进行仔细匹配比较,发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状况,似乎并不依赖于主刀医生从事的专科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胡柯嘉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