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SITN/SIR分级评估软膜侧支血流(LCF)的不同观察者之间可信度和同一观察者可重复性是弱的,这在比较多个已发表的研究数据时需引起注意。在临床随机试验中,由同一评估者采用简化二分类法评估可能具有更高的可重复性。
————摘自文章章节
软膜侧支血流(LCF)状态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2018年最新指南推荐将其作为机械取栓治疗的决策指标之一。目前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侧支评分是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然而,尚未有对该评分量表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的研究。因此,法国Ben Hassen W等学者分析了THRACE研究中软膜侧支代偿ASITN/SIR分级评估的稳定性,结果于2018年8月《J Neurointerv Surg》发表。
01
THRACE研究是法国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比较AIS-LVO患者单纯静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本研究选取THRACE研究中所有M1段闭塞且DSA影像完整的患者资料。从其中桥接治疗组204例患者中,根据图像质量(无运动伪影、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血管显影质量、序列长度达到静脉晚期可正确评估LCF)和解剖结构(A1段存在、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可进行颞区评估)选择30例DSA影像进行侧支分级评估,另选特征相似的10例组成训练集。
02
19名介入神经放射医师参与侧支分级评估,根据评估前是否接受培训,分为培训组(n=8)和未培训组(n=11)。培训方法:评估者对训练集DSA影像自行评估后告知正确的分级(由3个高级介入神经放射学家获得一致的评级)。根据评估者的临床经验,分为>10年(n=9)、5~10年(n=5)、<5年(n=5)。13名评估者在3个月以后参与第二次评估(评估者对前一次评级比例未知)。
03
根据ASITN/SIR量表进行分级:0级:没有侧支血流到缺血区域;1级:缓慢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周边区域,伴持续的灌注缺陷;2级:快速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周边区域,仅有部分到达缺血区域,伴持续的灌注缺陷;3级:静脉晚期可见缓慢但完全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区域;4级:通过逆向血流快速并完全充盈整个缺血区域。也按照二分类法进行评估:分为侧支代偿不足(即0、1、2级)和侧支代偿良好(即3、4级)。
根据Landis-Koch标准判断一致性强度,κ值0为弱(poor),0.01-0.20之间为轻度(slight),0.21-0.40之间为尚可(fair),0.41-0.60之间为中度(moderate),0.61-0.80之间为高度(substantial),0.81-1之间为近乎完美(almost perfect)。
01
评估者之间的总体一致性差(κ=0.16±6.5×10-3)。其中,ASITN/SIR 4级的观察者间信度最差(κ=0.18±0.002),0级(κ=0.52±0.001)和1级(κ=0.43±0.004)的最好(见表1)。
按照二分类法评估,观察者间信度(总体κ=0.27±0.014)有所改善。
表1:各个分级的观察者间信度
无论工作经验如何,评估者之间的侧支评级差异很大:>10年和5~10年经验的观察者间信度均为轻度(分别κ=0.13±0.014、κ=0.13±0.028),<5年经验的观察者间信度为尚可(κ=0.28±0.086)。按照二分类法评估,>10年和5~10年经验的观察者间信度提高为尚可(分别κ=0.22±0.03、κ=0.40±0.057),<5年经验的仍为尚可(κ=0.39±0.058)。但无论是接受培训还是按照二分类法评估,观察者间信度均未显著提高(见表2)。
表2:5级评分法和二分类评估法的观察者间信度平均值
02
13名评估者进行第二次评估,观察者自身信度与其工作经验无关,κ值范围0.18~0.74,具体分布为:1名评估者为弱,4名为尚可,7名为中度,1名为高度。采用二分类法评估后,观察者自身信度有所提高,范围0.19~0.79,具体分布是:1名评估者为弱,1名为尚可,8名为中度,3名为高度。(见表3)。
表3:5级评分法和二分类评估法的观察者自身信度
使用ASITN/SIR分级评估LCF的不同观察者之间可信度和同一观察者可重复性是弱的,这在比较多个已发表的研究数据时需引起注意。在临床随机试验中,由同一评估者采用简化二分类法评估可能具有更高的可重复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组稿,上海长海医院李锦编译,上海长海医院张永巍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Ref:Ben HW, et al.J Neurointerv Surg 2018 Aug 21. Doi:10.1136/neurintsurg-2018-01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