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译人员:
陈成伟(浙江省中医院)
王天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王向东(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审校:
陈成伟(浙江省中医院)
Neurosurgery
八月文章速览
1. 门诊手术中心的脊柱手术模式:基于价值还是安全责任?
Spine Surgery in the 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 Setting: Value-Based Advancement or Safety Liability?
PMID: 29538716 DOI: 10.1093/neuros/nyy057
来自范德堡大学医疗中心的Sivaganesan教授等使用Pubmed检索了现有文献,并回顾分析了不同门诊手术中心的颈椎和腰椎手术的预后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研究显示,门诊手术中心主要手术包括:颈椎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术+融合术、颈椎后入路椎间孔切开术、颈椎关节成形术、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腰椎椎板切除术、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和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5.2%,术后患者满意率达86%~100%。
该研究结果显示,有足够的3级(回顾性比较研究)和4级(病例报道)证据来支持门诊颈椎和腰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虽然目前没有1级或2级(随机临床试验)证据,但已有足够多的实际临床数据支持投资开展脊柱门诊手术中心。
【陈成伟】
2.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
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 in Aneurysm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MID: 28973404 DOI: 10.1093/neuros/nyx387
尽管DSA是公认的术中血管成像金标准,但由于条件所限,许多神经外科中心仍依靠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CG-VA)来评估动脉瘤夹闭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ICG-VA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回顾,评估了ICG-VA判断动脉瘤夹闭后瘤颈残余和血管狭窄的准确性。
结果显示,从2003年1月到2016年4月,有20篇文献符合研究标准;在ICG-VA辅助下中,肉眼直视下的发生夹闭失误的概率为6.1%(95% CI:4.2-8.2),这些失误有4.5%(95% CI:1.8-8.3)的机率在随后的DSA检查中得以弥补。
研究者认为,由于ICG-VA无法确保夹闭的准确程度,该技术仍应被视为补充检查而不是DSA的替代,DSA仍是检测动脉瘤残余或血管狭窄的最佳工具。
【陈成伟】
3. 系统综述:自然智能VS人工智能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Natura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Neuro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
PMID: 28945910 DOI: 10.1093/neuros/nyx384
机器学习(ML)是一个人工智能领域,它允许计算机算法从经验中学习而无需明确具体的编程。本文总结ML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并将其与临床专家的“自然智力”相比较。该研究通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ML方法与神经外科临床专家的表现。最终共23文献纳入研究,包括使用ML算法进行神经外科患者的诊断,术前计划或预后预测。
结果显示,与临床专家相比,ML模型在接受者操作曲线下的准确度和面积的中位数绝对改善分别为13% 和0.14。在50个预后结果中,有29个(58%)显示ML模型的表现优于临床专家。有18个(36%)显示 ML与专家表现之间没有差异。有3个(6%)显示临床专家表现优于ML模型。
研究者认为,ML模型能够增强神经外科临床医生的决策能力,然而,在临床环境中仍需进一步验证和部署ML模型。
【陈成伟】
4.在未接受放疗的病人中,高级别胶质瘤并不是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特征
High-Grade Glioma is not a Feature of Neurofibromatosis Type 2 in the Unirradiated Patient
PMID: 28973691 DOI: 10.1093/neuros/nyx374
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曼彻斯特诊断标准包括一系列肿瘤,胶质瘤也被纳入其诊断标准中。本文通过数据库搜索分析来确定这些胶质瘤是否包括任何恶性胶质瘤的病例(WHO III级和IV级)。该前瞻性研究共纳入了1253名NF2患者,已知有1009人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表现为生存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该数据库中仅存在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且该患者此前曾因听神经瘤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无WHO级III级胶质瘤病例。因此作者认为,高级别胶质瘤不是未接受放疗患者的NF2特征,应排除在诊断标准之外。
【陈成伟】
5. 患者自我报告的术前影响因素能够预测择期开颅手术后的不良预后
Simple Preoperative Patient-Reported Factors Predict Adverse Outcome After Elective Cranial Neurosurgery
PMID: 28945845 DOI: 10.1093/neuros/nyx385
为了解患者自我报告的术前影响因素是否能够预测术后的不良预后,赫尔辛基大学的Reponen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共有322名在该医疗中心接受了择期开颅手术的成年患者纳入该研究。术前记录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赫尔辛基ASA评分和3个基于问卷调查的患者自我报告影响因素,包括总体健康状况,攀爬2层楼梯的能力和认知功能(测试记忆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与本研究中的ASA评分相比,术前患者自我报告的影响因素对于检测发病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简单的综合评分可以很好地预测择期开颅手术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在其他医疗中心得到进一步证实。
【陈成伟】
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预后:发生脑衰竭的风险与生存期相关
Long-Term Survivorship Following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Alone for Brain Metastases: Risk of Intracranial Fail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Surveillance and Counseling
PMID: 28945873 DOI: 10.1093/neuros/nyx376
单纯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RS)的脑转移瘤患者生存期一般不超过2年,因此,关于长期存活的此类患者的复发风险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为了解存活2年以上的脑转移瘤患者发生脑衰竭的风险大小,匹兹堡大学的Pittsburgh教授等开展了该项研究。研究共纳入了132例接受单纯SRS治疗且生存期超过2年,研究期间严密随访。
研究结果显示:在单纯接受SRS治疗脑转移瘤患者中,如果2年内未出现复发,则2年后的复发率较低,可以减少复查的频率。对于其他脑转移瘤患者,频繁(每3-4个月)复查仍然是有必要的,因为2年后发生脑衰竭的风险仍然很高。
【陈成伟】
7. DSA对比时间-密度时间与通过定量MRA检测得出的AVM血流、血管结构和出血相关。
Contrast Time-Density Time on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orrelates With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Flow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gioarchitecture, and Hemorrhage.
PMID: 29106647 DOI: 10.1093/neuros/nyx351
DSA对比时间-密度时间(TT)是指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对比图像密度从10%-100%,100%-10%以及25%-25%所需要的时间。该研究共纳入了28例AVM患者,其中6位合并出血。结果显示,TT不仅与通过定量MRA(QMRA)测得的大脑AVM血流相关,还与AVM血管结构以及有无出血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作者认为,在行QMRA检查时可通过TT来间接评估AVM血流,并且有望成为一项预测AVM血管结构和有无出血的重要指标。
【王天鹏】
8. 通过立体定向脑电图探究额叶癫痫手术的预后因素。
Predictive Factors of Surgical Outcome in Frontal Lobe Epilepsy Explored with 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
PMID: 28673029 DOI: 10.1093/neuros/nyx342
对于药物难治性额叶癫痫患者来说,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是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其手术疗效以及预后因素各研究不尽相同。本文共纳入42例行外科手术的额叶癫痫患者,术前均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来定位致痫灶,经过长达10年左右的术后随访来评估手术疗效以及预后相关因素。
结果显示,随访后期有57.1%的患者达到完全无发作。多数患者(83%)再发癫痫的时间轴位于术后1年左右。通过多变量分析得出,术前经SEEG定位的致痫灶的完整切除是术后癫痫缓解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条件推理得出,致痫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病灶的完整切除是患者术后正性的预后指标。
由此研究者认为,对于有无影像学改变的额叶癫痫患者来说,完全切除经SEEG定位的致痫病灶可提高患者的预后,故无论有无影像学改变,额叶癫痫患者应行SEEG。
【王天鹏】
9. CT影像的密度分析以及出血相关参数评估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能力。
Abilities of a Densitometric Analysis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nd Hemorrhagic Parameters to Predict Outcome Favor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MID: 28973583 DOI: 10.1093/neuros/nyx379
该研究共纳入87例颅内出血患者的非增强CT影像(其中预后良好69例,预后较差12例,死亡6例),通过CT影像的定量、密度分析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显示,对于颅内出血的患者来说,出血量的快速精准计算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死亡率,但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无帮助。CT影像的密度分析可大大提高预测颅内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预后的能力。
【王天鹏】
10. 黑色素瘤脑转移中累积的颅内肿瘤体积增加诊断特异性分级预后评估量表的准确性。
Cumulative Intracranial Tumor Volume Augments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iagnosis-Specific 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 Model f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Cerebral Metastases.
PMID: 28973506 DOI: 10.1093/neuros/nyx380
本文共纳入344例经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患者,通过其中201例独立群体患者的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患者中,颅内累积的肿瘤体积(CITV)可提高诊断特异性分级预后评估量表(ds-GPA)的准确性。该研究表明了CITV作为预后预测指标的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一结果。
【王天鹏】
11. 是否存在一个镇痛剂使用剂量值上限,来确保达到脊柱手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
Is There a Preoperative Morphine Equianalgesic Dose that Predicts Ability to Achieve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Following Spine Surgery?
PMID: 28973646 DOI: 10.1093/neuros/nyx382
术前镇痛药物的使用十分常见并且与脊柱手术患者的较差效果相关。该研究共纳入543例颈椎及129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有1020例(55.5%)患者术前应用镇痛药物。结果显示,50.3%的颈椎患者与61.9%的腰椎患者达到最小有临床意义的差值(MCID)。
该研究表明,术前镇痛药物剂量的增加与脊柱手术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下降相关。当术前镇痛药物剂量大于29mg/d时,患者达到最小有临床意义的差值(MCID)的情况显著降低,此时应考虑停止继续使用镇痛药物。
【王天鹏】
12. GAVCA研究:随机、多中心试验评估手机导航技术辅助下置入脑室穿刺导管的准确性。
GAVCA Study: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Ventricular Catheter Placement with a Mobile Health Assisted Guidance Technique.
PMID: 28973670 DOI: 10.1093/neuros/nyx420
徒手置入脑室穿刺导管往往与术前制定的最佳置管位置有些许偏差。本文通过139例符合要求的患者,经过多中心、随机、控制、单盲研究(GAVCA)来评估手机导航技术(mhealth app)辅助下置入脑室穿刺导管的准确性。经过对比研究得出,导航组达到最佳置管位置的比例为70%,徒手组达到最佳置管位置的比例为56.5%。导航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100%,而徒手组为91.3%。从脑室穿刺导管完全进入脑室内的比例来看,导航组为81.4%,徒手组为65.2%。因而研究者认为,手机导航技术辅助下的脑室穿刺是一种安全、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
【王天鹏】
13. 颅内肿瘤切除后救治失败和死亡率。
Failure to Rescue and Mortality Following Resection of Intracranial Neoplasms
PMID: 28973670 DOI: 10.1093/neuros/nyx420
与收治病例数较少的医院相比,收治某一疾病病例多的医院是否在该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更有优势呢?基于这一疑问,本研究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来研究医院病例数与救治失败间的关系。
研究者在全国住院患者样本中选取了1998年至2010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或听神经瘤的成人患者,最终共纳入550054例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对医院进行低、中、高手术量分层并计算救治失败率(主要并发症发生后患者死亡率)。
研究结果显示,中、低手术量中心的总体风险调整并发症发生率相当,高手术量中心略低。随着医院手术量的增加,风险调整后的死亡率下降。整体风险调整后的救治失败率也随着医院手术量的增加而下降。
研究者认为,虽然高手术量医院和低手术量医院之间在开颅手术治疗肿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高手术量中心的患者死亡率却大幅降低。这似乎是由于手术量大的医院更具备从主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中抢救患者的能力。
【王向东】
14.与倾斜度低的患者相比,骨盆倾斜度高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可达相同的临床成功率
Patients with High Pelvic Tilt Achieve the Same Clinical Success as Those with Low Pelvic Tilt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Adult Deformity Surgery
PMID: 28945896 DOI: 10.1093/neuros/nyx383
骨盆倾斜(PT)是成人脊柱畸形患者减轻矢状面失衡的补偿机制。在进行微创成人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前 PT与术后临床和放射学结果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晰。此研究的目的是评估PT对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的影响。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者从所有就诊的脊柱畸形患者中选取行微创手术治疗、随访时间满2年、且具有完整的影像学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数据者,并要求满足如下纳入标准:年龄> 18岁并且冠状Cobb角> 20,矢状垂直轴> 5 cm,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pelvic incidence-lumbar lordosis (PI-LL))> 10或PT> 20。该研究根据Schwab分类,将患者按术前PT分层:低(PT <20),中(PT 20-30)或高(> 30);术后分析评估影像学参数和HRQOL数据。
结果显示,在165例保留了完整的2年数据的患者中,共有64例患者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研究者认为,虽然采用微创手术技术治疗的术前骨盆倾斜率高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放射学成功率较低,但其与骨盆倾斜率低的患者具有同等的临床结果。
【王向东】
15. 前颅底鼻腔仪器-12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异
The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of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Nasal Inventory-12
PMID: 28973679 DOI: 10.1093/neuros/nyx401
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定义为患者认为有意义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QOL)的最小变化。MCID对于确定临床上显着的变化至关重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在QOL分数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前颅底鼻腔仪器-12(ASK Nasal-12),一种特定部位的鼻窦QOL仪器,已成为用于评估经历过鼻内经蝶窦手术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标准工具。此研究的目的是确定ASK Nasal-12的MCID。
研究基于多中心前瞻性QOL研究的218位患者的原始数据,使用4种统计方法获得了术后2周ASK-Nasal-12的最大MCID为0.37。该信息为临床医生确定干预后QOL评分变化的临床意义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作者认为,这一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解释QOL分数和设计未来用于检测有意义的QOL变化的研究。
【王向东】
16.动脉瘤介入治疗后高剂量那屈肝素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疗效
High-Dose Nadroparin Following Endovascular Aneurysm Treatment Benefits Outcome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MID: 28945859 DOI: 10.1093/neuros/nyx381
迟发性脑缺血(DCI)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出现迟发性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大剂量那屈肝素治疗对DCI的发生及临床结果的影响。
研究回顾性分析158例成人aSAH患者的病历资料。因破裂动脉瘤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被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在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均接受了高剂量(每日两次5700 AxaIE)或低剂量(每日一次2850 AxaIE)那屈肝素治疗。研究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包括收集有关院内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出院地点以及死亡率的数据等,并由2名独立的神经放射学家对影像进行评分。
结果显示,共有93名患者接受了高剂量的那屈肝素治疗,65名患者接受了预防性低剂量那屈肝素。研究结论认为,动脉瘤介入治疗后给予大剂量那屈肝素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的患者更多出院返回家中,而且显示出较低的死亡率。但是,高剂量的那屈肝素没有显示出aSAH后的临床DCI的发生率降低。
【王向东】
17.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体积评估:术前磁共振成像与配准的术中3维超声记录比较
Tumor Volume Assessment in Low-Grade Gliomas: A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Coregistered Intraoperative 3-Dimensional Ultrasound Recordings
PMID: 28945871 DOI: 10.1093/neuros/nyx392
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和/或超声的图像导航被广泛用于辅助胶质瘤手术的决策,但基于这两种方式的肿瘤描述并不总是对应的。此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术前3-D FLAIR MRIs分析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LGGs)的体积与术中3-D超声图像记录相比,定量评估两种成像方式之间的潜在差异。
研究纳入23例接受基于术前FLAIR MRI的神经导航和3D超声导航引导下的首次手术治疗的幕上WHO II级胶质瘤患者。在3-D Slicer 4.0.0版软件中进行两次手动体积分割,以评估内部变异性并比较肿瘤体积的模态。还探讨了可能与MRI和US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因素。结果发现,术中超声图像评估的LGG的肿瘤体积总是小于术前MRI评估的肿瘤体积;其中对于星形细胞瘤,2种方式之间有更好的匹配。
【王向东】
18. Albert L. Rhoton Jr博士在梅奥诊所的时间:一个卓越的职业生涯的起点
Dr Albert L. Rhoton Jr's Time at the Mayo Clinic: The Beginnings of a Remarkable Career
PMID: 28945853 DOI: 10.1093/neuros/nyx428
过去40年来,在了解人类大脑复杂的显微解剖学的演化这一神经外科领域,Albert L. Rhoton Jr博士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他对尸体标本的开创性工作,被证明是更好地了解开颅手术复杂显微外科解剖的关键。他是无数人的好老师和朋友,他的工作将一代又一代的继续影响和改善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救护。
本文详述了他早年在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梅奥诊所的工作情况。记录显示,Rhoton博士作为梅奥诊所的年轻员工从事繁忙的临床实践,他专注于解决复杂的颅内疾病病理学以及许多基础研究和神经解剖学项目,这成为了他一生的工作和激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进一步了解Rhoton 博士,借鉴榜样的事迹,或许能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王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