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5日发布 | 517阅读

取栓后增加致死致残风险?——小心大脑前动脉栓塞!

张彤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ACAE是取栓手术中的一种常见情况,尽管术后成功得到再灌注,其仍可引起患者致死致残率的增加,值得今后在介入取栓过程中进一步重视。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取栓过程中栓子脱落迁移到血栓未累及的区域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这一现象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来自法国里尔大学神经介入中心的Chalumeau V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报道了其单中心关于取栓过程中大脑前动脉栓塞(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emboli ,ACAE)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和临床结果的数据分析。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前瞻性收集在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之间连续前循环卒中取栓病例的数据,共获得690份血管造影图像资料用以评估ACAE。良好预后被定义为3个月后改良Rankin残疾量表评分在0-2之间或者达到卒中发生前的水平。


研究结果

共有65例患者发生ACAE(占总体的9.4%),是否合并颈内动脉闭塞(串联病变或末端闭塞),ASPECT评分是否<7,取栓次数多少,单独应用支架取栓(与ADAPT、SOLUMBRA相比)均为ACAE的独立预测风险因素,具体见表1。


表1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特点与大脑前动脉栓塞的关系

注:各组数据以患者例数n(占总体的百分比%)或者中位数(四分位间距IQR)表示。*组丢失25例数据,†组丢失7例数据,‡丢失2例数据。ACAE:大脑前动脉栓塞;ADAPT:负压吸引取栓术;ASPECTS:阿尔伯塔卒中早期CT值;ICA:颈内动脉;MCA:大脑中动脉;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


相比未发生ACAE的患者,ACAE患者更难获得良好预后(OR值0.48),也更难获得早期神经功能改善(OR值0.49);ACAE与高致死致残率(OR值1.93)以及颅内出血并发症(OR值2.45)密切相关,详见图1及表2。

图1 对比AECE存在与否(A)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等级(mTICI)以及(B)90天后改良Rankin残疾量表评分的不同


表2 大脑前动脉栓塞存在与否对预后的影响

注:各组数据以患者例数/患者总数(占总体的百分比%)表示。良好预后被定义为90天后改良Rankin残疾量表评分(mRS)在0-2之间或者达到卒中发生前的分数。最佳预后被定义为90天后mRS评分为0到1或者恢复到中风前的mR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被定义为24小时内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0-1分或者减少了4分以上。*根据阿尔伯塔卒中早期CT值是否<7,栓塞部位,取栓次数多少,取栓装置的使用调整;ACAE:大脑前动脉栓塞;ASPECTS:阿尔伯塔卒中早期CT值;ICH:脑内出血;mRS:改良Rankin残疾量表评分;mTICI:改良脑梗死溶栓等级;sICH:症状性脑出血。


尽管术后患者达到成功再灌注,改良脑梗死溶栓等级达到2b-c,但是ACAE患者的预后改善率仅为30%,远低于其他非ACAE患者(52.4%,OR值0.39),详见图2。

图2


术后成功再灌注的情况下,大脑前动脉栓塞(ACAE)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良好预后被定义为90天后改良Rankin残疾量表评分(mRS)在0-2之间或者达到卒中发生前的分数。最佳预后被定义为90天后mRS评分为0到1或者恢复到中风前的mR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被定义为24小时内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0-1分或者减少了4分以上。ICH:脑内出血。


该研究表明:ACAE是取栓手术中的一种常见情况,尽管术后成功得到再灌注,其仍可引起患者致死致残率的增加,值得今后在介入取栓过程中进一步重视。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组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彤宇编译,上海长海医院张永巍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Ref: Ng PP, et al. J Neurointerv Surg. 2018 May 8. pii: neurintsurg-2018-013793. doi: 10.1136/neurintsurg-2018-01379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