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Dhall SS, et al. Neurosurgery. 2018 Jun 1;82(6):870-876. doi: 10.1093/neuros/nyx320.】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 monitoring,IOM)手段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SSEP和MEP诊断创伤性脊髓损伤和预测预后的研究也正在开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外科的Sanjay S. Dhall等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一级创伤中心收治的急性SC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试图明确急性SCI患者MEP监测对损伤预后判断的价值,以及与早期MRI成像的相关性。结果发表于2018年6月的《Neurosurgery》杂志上。
该研究共纳入32例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损伤评分(association impairment scale,AIS)、手术相关数据、类固醇使用情况以及MRI早期表现对术前和术后SCI严重程度进行评估。32例患者年龄22-86岁,平均57.4岁;根据AIS的4级评分分为组:A组12例、B组5例、C组6例、和D组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内固定,术中辅以MEP监测。
与未记录到MEP的患者相比,记录到术中MEP的患者出院时的AIS评分等级更高。AIS评分A、B和C级的重度SCI患者,在术中可诱发MEP者的术后AIS评分平均提高1.5个等级,而未诱发出MEP者术后AIS评分仅平均提高0.5个等级(表1)。
表1. 4个AIS分级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使用脑与脊髓损伤中心(Brain and Spinal Injury Center,BASIC)评分,对手术前、后的MRI影像改变进行评估。未记录到MEP者比记录到MEP者的BASIC评分更高,表明MRI影像上表现较大的差异,提示恢复较差。
最后作者指出,该研究首次揭示术中电生理监测数据与急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以及MRI影像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可尝试通过检测急性SCI后MEP以预测患者的神经恢复状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Coka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寿佳俊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