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7日发布 | 9613阅读

Ribas颅脑解剖讲座系列视频:脑沟关键点定位脑叶病变

唐寅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唐寅达医师听译的Ribas颅脑解剖讲座系列视频:《Sulcal Keypoints for Lobar Lesions》脑沟关键点定位脑叶病变,欢迎观看、分享!


(Sulcal Keypoints for Lobar Lesions


本集导语


本集开始,Ribas教授将为我们讲解如何将之前的解剖知识应用到实际手术中,核心思路是:影像学定位病灶;确定与病灶距离最近的“脑沟关键点(sulcal keypoints)”;利用“颅-脑关系(cranial-cerebral relationship)”确定相应的颅骨标记点,从而做到解剖定位下的精准开颅。


本集为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脑叶的胶质瘤。这类手术由于难以明确肿瘤的界限,且涉及深面的重要核团、白质传导束等,其难度绝不亚于复杂的颅底手术。Ribas教授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耳目一新的理念,即对胶质瘤也采用轴位肿瘤如脑膜瘤的切除策略,进行沿脑沟的解剖性扩大切除。随后逐个剖析10组“颅-脑联系”,并结合大量实际手术案例中予以演示,这些定位方法无疑对神经外科日常工作提供极大帮助,也是开展脑内病变尤其是胶质瘤手术的重要基础。


由于视频清晰度的缘故,本集及后续数集都将选用2017年录制的高清版本,讲座内容与2018年并无区别。本集内容的基础为上一集《The Brain Surface-Sulci & Gyri》,建议先予复习。


这些“颅-脑联系”包括:


额颞开颅

• 前侧裂点——鳞状缝起点

• 下中央沟点——鳞状缝顶点

• 额下沟/中央前沟交点——冠状点后1-2cm

额上部开颅

• 上中央沟点——前囟点后5cm

• 额上沟/中央前沟交点——中线旁3cm、冠状缝后1.5cm

顶部开颅

• 缘上回前上部——颅阔点

• 顶内沟/中央后沟交点——中线旁5cm、人字点前6cm

枕部开颅

• 顶枕沟上端——人字点

• 距状裂后端——枕后点

岩骨上(颞下)开颅

• 岩骨外侧面——耳前压迹-鳞状缝/顶乳缝


本集内容可参见其已发表的文献:

Ribas, G.C., E.C. Ribas, and C.J. Rodrigues, The anterior sylvian point and the suprasylvian operculum. Neurosurg Focus, 2005. 18(6B): p. E2.

Ribas, G.C., et al., Suboccipital burr holes and craniectomies. Neurosurg Focus, 2005. 19(2): p. E1.

Ribas, G.C., et al., Surgical anatomy of microneurosurgical sulcal key points. Neurosurgery, 2006. 59(4 Suppl 2): p. ONS177-210; discussion ONS210-1.

Ribas, G.C. and A.J. Rodrigues, The suprapetrosal craniotomy. J Neurosurg, 2007. 106(3): p. 449-54.


下集将阐述如何利用“颅-脑联系”定位深部脑室周围的病变,敬请期待。


唐寅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概要截图



胶质瘤解剖性切除的理念


强调解剖知识的重要性


提出“脑沟关键点”概念


逐个讲解“颅-脑关系”


详尽的影像解剖学解读


体表定位实例展示


术中所见对比解剖标本


对各种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