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Croall ID, et al. JAMA Neurol. 2018 Jun 1;75(6):720-727. doi: 10.1001/jamaneurol.2017.5153.】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占缺血性卒中的20%,并且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常见原因。脑小血管弥漫性动脉病会引起灌注压降低和脑自动调节能力下降,继发脑组织低灌注和缺血性疾病;MRI表现为T2加权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和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是CSVD的重要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发现强化降压治疗,即降血压至收缩压为120mmHg(非传统目标值140mmHg)时,与一级预防的心血管意外降低有关,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也能降低脑卒中复发率。降压疗法也可能有利于CSVD患者,但是过度降压加剧脑低灌注,甚至造成脑损伤。强化降压治疗是否加重CSVD患者的不良预后尚有争论。英国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部的Iain D. Croall等通过PRESERVE研究比较3个月的标准降压治疗和强化降压治疗分别对严重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灌注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的《JAMA Neurol》上。
PRESERV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由2家英国大学医学中心参与。纳入的患者为MRI确诊的腔隙性卒中、WMH≥Fazekas Scale 2级和研究开始前3个月内无卒中史的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入标准降压(收缩压目标130-140mmHg)组与强化降压(收缩压目标<125mmHg)组。
该研究共纳入2012年2月29日至2015年10月21日70例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其中36例为标准降压组,34例为强化降压组。最终分析62例患者资料,标准降压组33例与强化降压组29例。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检测脑灌注。研究的主要结果为研究开始到3个月时全脑灌注(global perfusion)的变化;次要结果为灰质或白质区脑血流量(CBF)改变。
6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9.3岁,女性占60%。结果显示,标准降压组与强化降压组收缩压分别降低8±12mmHg与27±17mmHg(P<0.001);两组达到的收缩压平均值分别为141±13mmHg与126±10mmHg。两组全脑灌注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标准降压组平均变化为−0.5±9.4mL/min/100g脑组织,强化降压组平均变化为0.7±8.6mL/min/100g脑组织(partial η2=0.004;95% CI,−3.551~5.818;P=0.63)。分析灰质或白质的CBF改变发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最后作者认为,强化降压治疗并不会降低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脑灌注。
(禄山呐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