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Carteron L, et al. Crit Care Med. 2018 Jun 19. doi: 10.1097/CCM. 0000000000003274. [Epub ahead of print]】
急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发生复杂的变化,影响脑血流灌注和脑代谢。因此,脑血流和脑代谢成为急性脑损伤的治疗焦点。葡萄糖是生理状态下脑组织的最主要能量来源;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乳酸是大脑的有效基质,能促进脑血管扩张进而调节脑血流量。当急性脑损伤造成脑组织利用葡萄糖的功能受损时,外源性乳酸摄入是否能改善脑代谢和提高脑血流量?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并于2009年至2015年发表论文,认为急性脑损伤后补充额外的乳酸可能起以下作用:是替代葡萄糖的优选能源物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化过程,如蛋白合成、戊糖磷酸途径和氧化还原保护等。瑞士桑洛大学Vaudois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Laurent Carteron等开展补充乳酸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Critical Care Medicine》在线上。
该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研究对象是复苏后GCS评分<9分的创伤性脑损伤或aSAH的CT扫描Marshall评分≥2分或Fisher分级≥3级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评估脑血流和脑微透析(CMD)监测评估脑代谢。排除渗透压性脑损伤、年龄<18岁或>75岁、神经内科疾病或神经外科手术造成的认知障碍、致死性创伤、在48小时内预期死亡或脑死亡、怀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低氧血症要求吸入的Fio2>60%、血钠>155mmol/L、血液渗透浓度>320mOsmol/L、一个以上的颅外损伤并且血流动力学持续不稳定以及血液乳酸浓度持续升高>4mmol/L。治疗干预包括连续注射高渗性乳酸钠(hypertonic lactate,HL)1000mmol/L,浓度为30μmol/kg/min。HL作为复苏液给予3小时以上;维持颅内压(ICP)<20mmHg和脑灌注压(CPP)>60mmHg。所有患者均给予镇静和机械通气,目的是在干预过程中维持CPP、平均动脉压(MAP)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稳定。分析采用高渗性乳酸处理对脑灌注和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该研究共纳入23例脑损伤患者;其中13例为TBI,10例aSAH;年龄41-65岁,平均59岁;GCS评分3–7分,中位数6分。输注乳酸时间为伤后26-49小时,中位39小时;13例(57%)脑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颅内压正常。高渗乳酸处理后发现,脑乳酸浓度升高31%-80%,中位数55%;与乳酸浓度升高相关的是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速度增加21%-66%,中位数36%;脉动指数降低13%–26%,中位数21%;P值均<0.001,有显著意义。脑葡萄糖浓度在高渗乳酸处理过程中超过正常范围30%-78%,中位数42%(P<0.05)。在高渗乳酸处理过程中,CPP、MAP、Paco2等均无显著变化(P>0.1)。
作者指出,该研究首次在临床中证明高渗乳酸复苏液能调整脑灌注和脑损伤后的脑葡萄糖利用率。高渗乳酸补充对脑血流和脑代谢发生影响,维持正常ICP、CPP、MAP、Paco2等生理指标。
(晓鑫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