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Ryu J, et al. J Neurooncol. 2018 Jun 21. doi: 10.1007/s11060-018-2934-1. [Epub ahead of print]】
三叉神经鞘瘤(trigeminal schwannomas,TS)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肿瘤,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颅内神经鞘瘤的0.8%。TS起源于神经鞘许旺氏细胞,起病有潜伏期,生长缓慢。患者的症状决定于肿瘤部位,可引发涉及到的多组颅神经障碍,包括上睑下垂、复视,面部麻木、面部感觉异常、面痛、咬肌力弱以及面瘫和听力下降等。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有关TS伽玛刀放射治疗(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RS)的临床效果和放射学改变报道很少,长期随访的资料更少。韩国庆熙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Jiwook Ryu等总结GKRS治疗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长期肿瘤控制率(tumor control rate,TCR)和临床预后,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上。
该研究纳入1994年1月至2013年1月经GKRS治疗的32例TS患者,治疗后至少随访2年,最后随访于2017年3月结束(表1)。作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记录,评估影响TCR的因素和症状转归状况。
表1. 32例GKRS治疗的TS患者临床特征。
32例患者的年龄中位数57.5岁(IQR=51-67岁),肿瘤体积中位数3.55cm3(IQR=2.0-6.2cm3);GKRS放射边际剂量中位值13.0Gy(IQR=12.5-15Gy),最大剂量中位值23.8Gy(IQR=21.7-25.0Gy)。
平均随访时间90.5个月(IQR=49-139.75个月),其中16例(50%)随访时间超过5年,9例(28%)持续10年以上。在随访过程中,发现11例(34.3%)肿瘤复发,16例(50.0%)肿瘤稳定,5例(15.6%)肿瘤进展。总共27例(84.3%)肿瘤获得控制,其中7例TS体积<1cm3。GKRS治疗后3、5和10年TCR分别为93.8%、86.2%和80.8%。
未出现由放射线诱发的并发症。5例GKRS治疗失败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5、6.7、7.2、19.6和25.2cm3;肿瘤发生进展的时间分别为治疗后62、18、48、26和37个月;其中1例患者转入其他医院手术切除肿瘤,1例患者多次GKRS治疗,3例保守治疗;该5例随访期内无进一步进展。
多变量分析表明,肿瘤体积是决定TCR的唯一重要因素,大于5cm3的肿瘤较易发生进展(P=0.011)。7例(21.8%)在GKRS后肿瘤体积短暂性增大(transient enlargement,TE),TE均在18个月内出现;与实体瘤相比,囊性肿瘤的TE发生率更高, 1/18比6/14(P=0.027)。在随访期间, 6例TE肿瘤的体积缩小30%;1例恢复到最初大小。
30例(94%)患者治疗前有神经系统症状,2例无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叉神经感觉障碍和三叉神经痛。GKRS治疗后,26例三叉神经感觉障碍的患者中,12例好转;11例三叉神经疼痛的患者中,9例缓解;7例眼部症状患者中,2例改善(图1、2、3)。
图1. 32例TS患者在GKRS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转归。
图2. 45岁男性,左侧间歇性三叉神经疼痛,诊断为小三叉神经鞘瘤。A.初始肿瘤体积1.4cm3;GKRS边际剂量14Gy,呈60%等剂量线;B.治疗后12个月MRI成像示,肿瘤体积有所减小,症状略有好转,仍需服用止痛药;C.随访36个月,MRI成像显示肿瘤缩小,三叉神经痛消失。
图3. 70岁女性,左面部感觉障碍和面痛,MRI成像诊断为中等大小的TS。A.肿瘤初始体积为5.8cm3;采取12Gy和60%等剂量线的GKRS治疗;B.GKRS后1年瘤内囊肿形成出现TE和因肿瘤进展发生的脑积水,做脑室-腹腔分流术;C-E.连续随访MRI显示,肿瘤大小在GKRS后2、4和8年逐渐缩小。面部感觉障碍无改变,面痛在GKRS治疗4年后基本消失。
作者指出,长期随访表明,GKRS是一种治疗TS的安全有效方式,尤其是体积小的肿瘤。为监测GKRS的临床反应,建议延长随访观察期。
(Xuan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