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Beynon C, et al. J Clin Neurosci. 2018 Jul;53:112-116. doi: 10.1016/j.jocn.2018.04.035. Epub 2018 Apr 21.】
立体定向活检是一种明确病变性质的诊断方法,然而具创伤性,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脑实质出血,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常规的术前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预测立体定向活检的颅内出血并发症有多少价值?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Christopher Beynon等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4月《J Clin Neurosci》在线上。作者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的成年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出凝血功能检查,包括PT、aPTT和血小板计数,以及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组织病理学结果和预后等。
共纳入159例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71例。患者的出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期间无出血并发症发生。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7%。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神经胶质瘤118例,其中WHO I级5例、WHO II级25例、WHO III级23例和WHO IV级65例,淋巴瘤14例,炎症8例和其它6例。7例(4.4%)发生与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受损,其中6例完全缓解;2例(1.3%)经CT扫描证实颅内出血,均为胶质母细胞瘤(表1)。患者出凝血功能参数,PT 99±13%、aPTT 24±3s和血小板计数274±87 103/μL,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手术后发生神经官能并发症以及颅内出血无相关性。
表1. 8例活检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或脑内出血的患者资料。
作者指出,术前常规出凝血功能检测对预测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患者发生术中、术后颅内出血的价值有限。
(Xuan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