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Fouda AY, et al. Stroke. 2017 Oct; 48(10): 2885-2887. doi:10.1161/STROKEAHA.117.018658. Epub 2017 Sep 8】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类严重的脑卒中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治疗方法仍有限。目前,正在研究脑卒中的神经血管保护剂--米诺环素,即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希腊雅典乔治亚大学药学院的Abdelrahman Y. Fouda等研究使用米诺环素治疗ICH的药动学、抗炎作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表于2017年10月的《Stroke》。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13年至2016年期间18岁以上、发病后24h之内接受试验药物治疗的原发性ICH患者。排除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敏、妊娠、肝功能指标超过正常上限3倍、血清肌酐>2mg/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4、GOS评分≤5、拟于24h内行血肿清除术、继发性ICH、血小板计数<75000/mm3、国际标准化比值>1.4、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或决定不予复苏的患者。纳入米诺环素治疗组的患者,入院后即刻静脉注射米诺环素400mg,随后每日口服米诺环素400mg,持续4天。于最后一次口服用药后,检测米诺环素血药浓度,测定药物峰值浓度、半衰期和评估抗炎作用。
共纳入16例脑出血患者,包括12例高血压脑出血和4例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病。其中,8例归入米诺环素组。试验结果发现,米诺环素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后90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而且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指标、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脑水肿范围均无统计学差异。米诺环素用药后1h的平均血药浓度为6.20±2.81mg/L。米诺环素组50%患者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均超过6h,与此前文献报道的使用米诺环素后Tmax约为1h存在较大差异。5例米诺环素组患者的用药间隔期血药浓度持续超过3mg/L。ICH患者口服的米诺环素平均半衰期为17.5±3.5h。
图1. 口服米诺环素后的血药浓度变化。
作者指出,ICH患者每日口服400mg米诺环素是安全的,并且血药浓度能达到起神经保护作用的需求。然而,口服米诺环素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足够高的血药浓度。鉴于米诺环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治疗ICH的安全性,静脉注射米诺环素有望成为ICH患者入院前,即影像学检查和脑梗死或脑出血确诊之前,使用的神经保护剂。
(丁陈禹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