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Magill ST , et al. Neurosurg Focus. 2018 Apr;44(4):E4. doi: 10.3171/2018.1.FOCUS17752.】
既往研究曾报道脑膜瘤术前的多种危险因素;然而,肿瘤大小与肿瘤分级的关系尚不清楚。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的Stephen T. Magill等发现脑膜瘤大小是其WHO Ⅱ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表在2018年4月的《Neurosurg Focus》杂志上。
作者对1985年至2015年期间在其医院行脑膜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筛选,剔除信息不完全、脊膜瘤、多发性脑膜瘤或Ⅲ级脑膜瘤患者。肿瘤大小用肿瘤最大径表示。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大小与肿瘤WHO分级的关系。通过脑肿瘤独立递归分级分析,以确定WHO Ⅱ级的非典型脑膜瘤高危人群。
1113例脑膜瘤患者中,905例(81%)肿瘤分级为WHO I级,208例(19%)为WHO Ⅱ级。肿瘤最大径0.2-13cm,平均3.6cm。肿瘤位置分布,573例(51%)位于颅底,431例(39%)于大脑凸面或大脑镰或矢状窦,109例(10%)位于其它部位。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较大(P<0.001)、肿瘤位于大脑凸面或大脑镰或矢状窦(P<0.001)和男性(P<0.001)等因素是脑膜瘤WHO Ⅱ级的重要预测因子。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1.74;95% CI,1.25-2.43)、肿瘤最大径3-6cm(OR=1.69;95% CI,1.08-2.66)、肿瘤>6cm(OR=3.01;95% CI,1.53-5.94)和肿瘤位于大脑凸面或大脑镰或矢状窦(OR=1.83;95% CI,1.19-2.82)等因素与脑膜瘤WHO Ⅱ级相关。脑肿瘤独立递归分级分析显示,男性患者,肿瘤>3cm为WHO Ⅱ级脑膜瘤的高危人群,占32%(图1)。
图1. WHO Ⅱ级脑膜瘤的独立递归分级分析结果。
作者指出,该研究证实肿瘤部位和男性是WHO Ⅱ级脑膜瘤的危险因素,而且发现肿瘤体积较大也是脑膜瘤WHO Ⅱ级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术前影像学上肿瘤大小、位置等信息可以推断其病理级别,有助于制定治疗决策和手术方案。
(Xuan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