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Franko LR, et al. J Neurosurg. 2017 Dec 22:1-9. doi: 10.3171/2017.6.JNS17188. [Epub ahead of print]】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SDH)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SDH治疗有逐渐保守的趋势,但保守治疗是否造成不良影响并未确定。有部分患者在出院30天内发生非预期再次入院,可能与医院业务水平和治疗方案相关,但有关研究较少。近期,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Lynze R.Franko 等研究SDH患者30天内非预期再入院的发生率与治疗方案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的《J Neurosurg》在线。
该研究收集单中心NICU中200例SDH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非预期再次入院患者与未再次入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案。
结果显示,200例患者中,18例(9%)在住院期间死亡未纳入分析。其余18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7.8岁;115例男性,67例女性;74例在首次住院期间进行手术治疗,108例保守治疗。出院30天内共有48例(26%)非预期再次入院;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发现,手术治疗组13例(27.1%)非预期再次入院,保守治疗组35例(72.9%)非预期再次入院,保守治疗组非预期再次入院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p=0.03)。女性再次入院率50.0%,男性32.1%(p=0.03)。16例再次入院患者行手术清除血肿(表1、2)。因此,手术治疗不影响患者出院时的状况,但可降低患者非预期再次入院率(OR=0.19;95% CI,0.08-0.49)。
表1. 再次入院与未再次入院患者的人口学以及临床特征的比较。
表2. 再次入院患者与未再次入院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出院状况比较。
最后作者指出,大约有25%的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出院30天内发生非预期再次入院,保守治疗虽然不会对出院时的病情产生影响,但会增加再次入院的发生率。
(jiy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