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事
“浙二神外周刊”不定期接收外院投稿,审核后发表。欢迎各专业同道联系我们,分享精彩病例、研究热点或前沿资讯。投稿请联系:shishi74@163.com
内容提要
2018年伊始,根据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与美国UCLA签订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协议,继去年浙医二院接收首位来自美国神经外科住培生来中国培训以后,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迎来了第二位来自UCLA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师Yinn Cher Ooi。Ooi医师出生于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完成医学院临床前培训后转至美国继续攻读M.D.学位,后于UCLA接受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并将于今年6月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继续接受脑血管病的Fellow培训。张建民主任特邀Ooi医师为本基地所有专培学员和带教老师介绍其从马来西亚转至美国接受神经外科培训的经历,尤其是两国培训体系的差异,海外求学的心得等方面。现将要点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Yinn Cher Ooi, MD,中文名:黄胤哲,马来西亚籍,祖籍中国福建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神经外科第七年住院医师
Personal Training Timeline
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马来西亚当地高中
2005-2006年在马来西亚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 College)完成Cambridge A-levels program
2006-2008年在马来西亚国际医科大学(Interna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IMU)取得医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Medicine & Bachelor of Surgery,M.B.B.S.)
专业选择
Yinn的叔叔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去世,祖母因为缺血性脑卒中而偏瘫,所以在取得医学学士学位后,Yinn选择神经外科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方向,作为自己以后医学生涯所从事的专业方向。
The Decision To Move
当时马来西亚没有神经外科专科训练,之前的神经外科医生都在英国接受培训。恰逢英国加入欧盟,不再接受来自英联邦的外国医学生进行神经外科的专科培训。
所以Ooi医师在2008年申请进入位于美国费城的托马斯杰弗逊医学院(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继续攻读医学博士学位(Medicine Doctor, M.D.)。
The learning of Medical School
美国医学院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结构化特点
核心轮转课程包括:
内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精神科、家庭医学、儿科学和神经内科
医学生在临床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协助基本的外科手术
能够执行简单的床边操作(抽血,动脉血气,静脉穿刺,动脉留置管)
诊断和管理日常的患者
医学生的评价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医学知识,操作技能
沟通能力,表现出对患者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团队协作能力
服务价值的体现
工作时间长
与第一年住院医生(即实习生)相同的工作时长
Neurosurgery Residency Match
医学生在结束医学院的学习取得M.D学位并取得行医执照后,需要通过美国国家住院医生匹配系统(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NRMP)的匹配程序,在具有住院医师培训资质的教学医院和申请者双向选择的条件下匹配到教学医院,并完成为期7年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其中第一年又称为实习医生(intern)。
神经外科是非常热门的专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神经外科医生是收入最高的医生之一,平均工资$650,000/年,并且神经外科医生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神经外科是高回报和高风险并存的专业领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只有最优秀的医学生才会申请该专科。他们需要有优异的USMLE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成绩,优秀的科研素质和文章发表以及强有力的推荐。
Neurosurgery Residency Match
然而美国的匹配制度也是残酷的,神经外科专科每年平均有250位申请者,其中25%匹配失败。
Medical School (Personal Experience)
为了增加神经外科住院医申请的竞争力,Ooi医师在医学院导师的指导下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强化:
1. 在马来西亚学习期间缺乏科研培训,故选择跟随Robert Rossenwasser教授进行脑血管方面的研究。Robert Rossenwasser教授是美国首批少数接受过脑血管病开颅手术与介入治疗双重训练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在医学院学习期间,Ooi医师完成了“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与夹闭术疗效比较”的研究。在2年内发表了7篇论文,并进行了5次公开报告。
2. 到美国知名神经外科中心Emory、UCLA进行短期访问。
Principles of American Neurosurgical Training
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准则
强制性7年的培训(包括第一年实习医生阶段)
对于一个每年能招收一名住院医师资格的医院来说,每年完成的手术量必须> 1000例,并在神经外科所有亚专科达到手术量最低标准
医院需要有充足的住院医师培训经验
Fellow培训重点明确
住院医生培训同质化
标准化教学
从主治医生到住院医生甚至护士,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工作时间长,每周6天工作
严格和高标准的培训
不能保证都能完成住院医生培训
全国退学率:30%(美国最高)
Training Format (ABNS)
Training Format (UCLA)
Rotation Schedule
Surgical Minimums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基本安排及UCLA各培训基地简介,可参照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接受的第一位UCLA住院医相关介绍。(浙二神外周刊第85期 )
Intern Year
住院医生第一年也叫实习医生,需完成大量文字工作,其中有3个月的神经放射和3个月的神经重症监护室轮转。
R2 year
入职年
值班- 122个轮班
负责所有神经外科患者(约25名ICU患者,20-30名普通患者),查看所有神经外科(颅脑+脊柱)会诊
执行所有的床边操作(脑室外引流,腰穿/腰大池引流,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
协助急诊手术
Post call
手术室
安排手术室
应能独立完成VP分流术,去骨瓣减压术,幕上手术的开关颅过程
Research Year
每个住院医都需完成一年的全职研究。
在住院医师培训的第三年可以提交课题的申请
Ooi医生在住院医师期间主要是与Nestor Gonzalez博士合作,专注于成人烟雾病的血运重建。比较直接(搭桥手术)和间接血运重建(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合术)的疗效
临床研究:比较患者的长期预后,通过DSA以明确血管生长模式
实验室研究:建立了一种老鼠烟雾病的疾病模型
Chief Resident Responsibility
住院总医生负责所有神经外科病人的服务,医疗和手术管理,病人住院期间的效率和满意度
负责手术病例分配,确保所有的病例都有相应资质住院医师进行管理,平衡所有住院医师手术操作的机会
安排住院医师轮转时间表,确保医院所有的服务得到适当的覆盖,并负责安排假期值班表
组织病例讨论会和教授的来访
负责低年资和高年资住院医生的教育
Formal Evaluation of Progress
Formal Evaluation
住院医生培训考核。
定期由住培负责人进行考核,包括临床服务、手术、学术表现等各方面。
有完善的评估表格。
Personal Case Log
Ooi医师个人培训经历可参见前期介绍
Training Timeline USA – MAL
美国与马来西亚神经外科培训体系的差异。
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培训包括4年非医学本科教育+4年医学院教育+7年住院医生培训。有的医生会进一步接受1-2年Fellow培训强化对某亚专科的训练。随后方可独立执业。培训时间累计15-17年。
马来西亚神经外科医生培训包括2年学院教育+5年医学院教育(或本科学位)+2年实习医生培训+2-5年住院医生轮转+4-7年神经外科住院医生培训+5年高级专家阶段,最终成为专科顾问并可独立执业。培训时间累计20-26年。
Summary of My Vascular Training
早期作为一名医学生:跟随Robert Rosenwasser医师完成了“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与夹闭术疗效比较”的研究
住院医师期间的:与Nestor Gonzalez医师合作,重点研究“间接和直接血运重建在烟雾病和成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临床训练方面:在Neil Martin医师指导下完成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在Nestor Gonzalez医师指导下完成的烟雾病直接、间接血运重建手术
访学期间:向Michael Lawton教授学习微血管吻合技术;向Ali Krisht教授学习海绵窦手术治疗复杂血管病变的技术
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习3个月的脑血管病开颅手术,包括动脉瘤、血管搭桥和动静脉畸形。
结束浙医二院的培训后,Yinn医生会在Fernando Vineulla医师和Gary Duckwiller医师指导下进行为期2年的神经介入方向的Fellow培训。
(本文由浙二神外周刊原创,经Yinn Cher Ooi医师同意,林敬铨研究生整理,闫伟副主任医师审校,张建民主任终审)
附Yinn医生的英文PPT介绍
往期回顾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九)--开颅术后继发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八)--sternberg管未闭脑膜脑膨出致脑脊液鼻漏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七)--中药皂角刺致颅内脊索瘤术后残余肿瘤萎陷?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六)--利用复合手术室多学科合作处理头部刀刺伤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五)--经静脉入路栓塞深部脑动静脉畸形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四)--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尾状核、壳核脱髓鞘1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三)--库欣病合并全身多发占位性病变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切除腰椎巨大滑膜囊肿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一)--孤立性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二十)--伴有ALK融合基因的颅内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九)--静脉入路栓塞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八)--儿童中央区病灶致顽固性癫痫外科手术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七)--丙戊酸钠相关高血氨脑病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六)--儿童眶尖-海绵窦-颞下窝病变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四)--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治疗--浙二的观点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三)--“复合高压锅技术”治疗横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一十二)--应用新型动脉瘤内栓塞装置(WEB)栓塞前交通未破裂动脉瘤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一十一)--儿童四脑室室管膜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八)--新发现AIP基因突变位点的家族性单纯性GH瘤家系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七)--自发性低颅压致双侧硬膜下血肿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六)--张建民教授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脑机接口的脑血管病主动康复技术研究及应用”正式启动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五)--颅骨板障表皮样囊肿合并慢性硬膜外血肿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四)--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半椎板入路切除儿童颈髓腹侧肠源性囊肿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三)--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急性脑肿胀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一百零一)--胶质瘤的病理特征与位置分布的关系
浙二神外周刊(九十九)--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卒中伴发脑梗塞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九十六)--桥小脑角脑膜瘤伽马刀后并发PICA血栓性动脉瘤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九十四)--颅内表皮样囊肿自发破裂伴血清CA-199显著升高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九十二)--鞍上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伴自发性出血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九十一)--2017西湖神经外科论坛成功召开!
浙二神外周刊(九十)--以尿崩症为首发表现的Erdheim-Chester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七)--垂体瘤伴发鞍结...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六)--脑膜血管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