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Nath S, et al. Lancet. 2017 Dec 6. pii: S0140-6736(17)32451-0. doi: 10.1016/S0140-6736(17)32451-0. [Epub ahead of print]】
腰穿后头痛是腰穿最常见的并发症,35%的患者可以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腰椎穿刺过程中腰穿针引起脑脊液漏出过快所致。根据腰穿针尖端的形状分为无创型和传统型两类。传统型腰穿针在目前临床中使用广泛,针头端呈斜切面,用于引流脑脊液或注射药物的针心开口在斜切面上,尖端锐利。无创型腰穿针的尖端呈钝性封闭,针心开口在离尖端若干毫米的针头侧壁上(图1)。从设计的意图来看,无创型针头穿过硬脊膜后脑脊液漏出的速度比传统型针减慢。而既往对无创型腰穿针的研究是单中心临床试验,样本量很小,不能评估针头设计的确实效果。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神经外科的Siddharth Nath等对有关腰椎穿刺针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比较无创型与传统型腰椎穿刺针产生与腰穿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的《Lancet》上。
图1. 两种类型的腰穿针;左为无创型针,右为传统型针。
作者检索13个没有语言限制的数据库,寻找比较无创型针和传统型针进行腰穿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穿刺后头痛发生率和腰穿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在20241项研究中,按纳入标准筛选得29个国家的110项,含31412例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腰穿后头痛发生率,传统型针组11.0%(95% CI,9.1-13.3),无创型针组4.2%(95% CI,3.3-5.2%),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RR=0.40;95% CI,0.34-0.47,p<0.0001;I2=45.4%)。无创型针组在以下方面,包括需要静脉输液或镇痛(0.44;95% CI,0.29-0.64;p<0.0001);处理硬脊膜外出血(0.50; 0.33-0.75;p=0.001);头痛(0.50;0.43-0.57;p<0.0001),轻度头痛(0.52;0.38-0.70;p<0.0001),严重头痛(0.41;0.28-0.59;p<0.0001);神经根刺激(0.71;0.54-0.92;p=0.011)和听力障碍(0.25;0.11-0.60;p=0.002)等均比传统型针组明显减少。两组的腰椎穿刺成功率、失败率、平均尝试次数、创伤性穿刺和背痛发生率等无显著差异。腰椎穿刺后头痛的亚组分析显示,针头类型与患者年龄、性别、预防性静脉输液、针头规格、患者体位、腰椎穿刺适应证、穿刺后卧床休息或不同专业临床医师等均无关。
此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是迄今为止比较采用无创型针与传统型针进行腰穿的大样本研究。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无创型针可以显著降低继发性穿刺性头痛和其它并发症的风险。
(墨尔本大学mackaay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