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Grauwmeijer E, et al. J Neurotrauma. 2018 Jan 17. doi: 10.1089/neu.2017.5404. [Epub ahead of print]】
目前,对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远期认知功能、抑郁和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长期随访结果研究较少。荷兰鹿特丹港市Rijndam康复中心的Erik Grauwmeijer等对中、重度颅脑创伤患者10年后的认知功能、抑郁和情绪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其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之间的关系,结果发表于2018年1月的《Journal of Neurotrauma》在线。
该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13例中、重度TBI患者,年龄18~67岁。于TBI后第3、6、12、18、24、36和120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量表评分,包括评价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Depression scale,CES-D)、主观认知功能的认知失败问卷(the Cognitive Failure Questionnaire,CFQ)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Form 36,SF-36)。
113例患者中,50例完成10年的随访。20%患者存在抑郁表现(CES-D评分≥16),该部分患者在出院时已出现较明显的精神症状(P=0.048),随后对康复治疗或疗养院居住的需求较迫切(P=0.015)。长期随访后出现抑郁表现的患者,比无抑郁表现的患者,在SF-36的8个亚组评分中,6组评分均明显较低;而无抑郁表现的患者,SF-36的所有亚组评分近似于当地的健康人群,生活质量显著较高。中、重度TBI患者出院时的认知表现,与TBI后10年的认知障碍具相关性,但与抑郁和相关的生活质量无关。中、重度TBI后10年,抑郁量表评分与部分客观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仅存弱相关性(P<0.05);抑郁量表评分和相关生活质量与主观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P<0.01)。
作者指出,长期随访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结果表明,出现抑郁表现的患者,SF-36的各亚组评分普遍较低。因此,应关注并及时干预中、重度TBI患者的抑郁表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同时,该研究结果发现,中、重度TBI患者的远期抑郁表现与主观认知功能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丁陈禹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