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Motiei-Langroudi R, et al. J Neurosurg. 2017 Dec 15:1-8. doi: 10.3171/2017.6.JNS17130. [Epub ahead of print]】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经钻孔引流或开颅清除血肿后,部分患者血肿仍会复发,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近期,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的Rouzbeh Motiei-Langroudi 等研究CSDH复发再次手术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的《J Neursosurg》在线。
该研究纳入2006年至2016年期间325例CSDH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日期、病史、抗凝药使用和类型、入院时GCS评分、术前和术后血肿CT及MRI表现、麻醉和手术方式等资料。应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血肿复发再次手术的预测因素。
325例患者平均年龄71.6岁;随访时间平均为20.2月;共进行446次手术,其中191次钻孔引流术,255次开颅清血肿术。单因素分析发现,使用华法林和氯吡格雷等、MRI-T1相低信号和等信号混杂、术前中线偏移比较严重、术后第1天CT显示血肿或液体残留、术后血肿并无明显缩小和术中血肿腔灌洗不足等都是再次手术率提升的预测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血肿形成多房分隔、使用华法林或氯吡格雷、术后血肿缩小不多是再次手术的预测指标。研究发现,血肿最大厚度未减少、或减少一半和全部吸收时,二次手术发生比例分别为41%、6%以及<1%。无论引流状况如何,引流口径的大小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都不影响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最后作者指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使用华法林或氯吡格雷、术前CT显示血肿呈多房型以及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是预测再次手术的主要指标。
(jiy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