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8日发布 | 386阅读

儿童癌症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Ref: Traube C, et alJ Pediatr. 2017 Dec;191:212-217. doi: 10.1016/j.jpeds.2017.08.038.


谵妄状态是一种伴有意识和认知改变的神经认知综合征,与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儿童癌症患者伴发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研究较少。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Chani Traube等进行癌症患儿伴发谵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J Pediatr》杂志上。

 

该研究收集201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凯特琳癌症中心住院治疗的186例儿童癌症患者。观察三个月患儿是否出现谵妄。住院期间每天检查两次,采用康奈尔大学儿童谵妄状态评估量表(CAPD)筛查谵妄状态。得分≥9分即为阳性,并进一步由研究团队进行评估确定。儿童在整个住院期间谵妄发生至少一次的患儿归为谵妄组,其余为非谵妄组。收集儿童性别、年龄、肿瘤诊断、住院原因、干细胞移植史以及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等资料。每日记录,药物使用如麻醉剂、苯二氮卓类、抗胆碱能类、类固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化疗药物,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白蛋白水平以及吸氧、肠内营养(TPN)和拒绝心肺复苏(DNR)等情况。

 

186例患儿总入院次数为319次,住院时间共2731天。其中35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8.8%。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5岁(OR=2.61,95% CI 1.12-6.08,P=0.026)、最初诊断脑瘤(OR=4.72,95% CI 1.20-18.57,P=0.026)、术后状态(OR=3.27,95% CI 1.27-8.42,P=0.014)和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OR=3.71,95% CI 1.79-7.71,P<0.001)等。

 

最后作者指出,该结果对于临床预防患癌症儿童发生谵妄具有指导意义。


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