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Ge M, et al. J Neurooncol. 2017 Nov;135(2):413-418. doi: 10.1007/s11060-017-2590-x. Epub 2017 Aug 5.】
尸检发现,约有50%的肺癌发生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预后很差,未经治疗者中位生存期常小于1个月。目前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取得进步,但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中位生存期仍在1年以内,而且生活质量不高。临床研究证实,酪氨酸酶抑制剂(TKIs)可改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而且发生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EGFR突变率比未发生脑转移者高。部分研究证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脑转移瘤起一定的治疗作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肿瘤科的Mengxi Ge等报告梁晓华教授团队研究发生或未发生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的结果,以及EGFR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相关性。文章发表在2017年8月《J Neurooncol》在线。
作者收集50例发生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根据年龄、性别和吸烟史等一般情况配对50例未发生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中,74例腺癌,18例鳞癌,8例腺鳞癌和其他组织类型;31例(62%)患者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时已出现脑转移,19例(38%)患者在治疗随访中出现脑转移;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到发现脑转移的平均时间为5.02个月。21例(42%)脑转移瘤为单一病灶,27例(54%)转移瘤病灶局限在大脑半球。
作者采用ARMS-PCR法检测EGFR的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发现脑转移组的EGFR突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转移组,52.0比22%(P<0.001)。EGFR突变情况在不同病理学类型的脑转移瘤组和无脑转移瘤组间也有显著差别,如腺癌,60.5比30.6%(P=0.003);鳞癌,37.5比0%(P=0.04)。EGFR突变情况在早期发生脑转移患者和随访过程中发现脑转移患者间没有明显差异,57.5比45.5%(P=0.445)。
同时还发现70.3%突变型EGFR患者发生脑转移,野生型EGFR的患者中仅38.1%发生脑转移。在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间发生脑转移有显著差异,突变型为67.6%比野生型为37.5%(P=0.01);鳞癌患者中,仅有的3例EGFR突变型均发生脑转移,而野生型患者发生脑转移占33.3%。
最后作者指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EGFR突变率较高,但EGFR突变与脑转移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上海同济医院朱俊乐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