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Ownsworth T, et al. 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 01 Nov 2017:10.1177/1545968317740635】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常出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缺陷,他们往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在后期的康复过程中,培养患者的自我学习及灵活应用能力非常重要。目前康复方法有两种,包括无错误性学习(errorless learning,ELL)和基于失败的学习(error-based learning,EBL);但是是否通过犯错误可以提高康复的效率,还没有定论。为了对比两种方法对患者康复的疗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应用心理学院的Tamara Ownsworth等开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1月的《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
该研究纳入2013年至2016年间进行康复训练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通过严格执行研究对象选择标准,最终将5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5%为男性,平均年龄38岁。患者随机分为ELL组和EBL组,进行两种模式的训练。主要结局评估指标为,患者的近迁移能力,即患者将所学的经验运用于迁移至与原始的学习情境比较相近的情境中,以患者做饭时出现的错误次数作为客观评价指标。次要结局评估指标为,患者的远迁移能力,即患者将所学的经验运用于迁移至与原始的学习情境有较大差异的情境中,以行为学评价测验中的Zoo Map Test作为客观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意识问卷调查、患者能力评定量表、悉尼社会心理重新融入量表以及保健和需求量表评估患者康复水平。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相同,接受EBL康复模式的患者近迁移能力较ELL组好。EBL组的自我意识及行为能力均明显好于ELL组。但是其他次要结局指标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EBL康复模式的训练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近迁移能力,并对自我意识恢复及行为能力改善有明显帮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