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Mansouri A, et al. J Neurosurg. 2017 Jun 30:1-15. doi: 10.3171/2016.11.JNS16715. [Epub ahead of print]】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治疗晚期帕金森病(PD)的有效措施。苍白球内侧部(GPi)与丘脑下核(STN)都是DBS手术的靶点,两个靶点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应如何选择?近期,加拿大多伦多西区医院神经外科的Alireza Mansouri等对成年PD患者行GPi或STN的DBS手术RCT研究结果,采用meat分析,研究术后36月的预后。结果发表在2017年6月的《J Neurosurg》在线。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和CINAHL数据库。收集到623项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其中615项从数据库搜索,7项人工审核书目,1项为发表前的文献。从选择的19篇全文综述中,纳入13篇作荟萃分析。
应用Cochrane评估偏倚风险和GRADE证据工具评估和比较运动评分、用药减少量、日常活动能力、沮丧情绪、运动障碍和副反应。疾病时间和男性患者的比例作为亚组分析的因素。
结果显示,36个月时患者运动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无差异。STN刺激的患者用药量明显降低(5个研究;[WMD]-365.46; 95% CI ,-599.48~-131.44,p=0.002);GPi刺激的患者在贝克抑郁量表评分上明显比STN患者好(3个研究;[WMD]2.53; 95% CI,0.99–4.06 p=0.001)。此外,GPi与STN的DBS手术在运动功能恢复上相差无几。
最后作者指出,在DBS术后36月,以GPi与STN为靶点的患者在运动功能上表现相近,STN刺激的患者术后减少用药量明显,但GPi刺激对心情改善明显。
(Tim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灵朝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