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Dewan MC, et al. Neurosurgery. 2017 Apr 1;80(4):563-570. doi: 10.1093/neuros/nyw106.】
对于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仍有争议。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Michael C. Dewan等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评估围手术期预防癫痫治疗对胶质瘤患者术后癫痫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于2017年4月的《Neurosurgery》杂志上。
该研究收集作者所在单位1999年至2014年行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给予预防性癫痫治疗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癫痫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共纳入342例患者,其中预防癫痫组301例,非预防癫痫组41例。病理学结果为,胶质瘤IV级占57%、Ⅲ级14%、Ⅱ级22%和I级6%;星形细胞瘤占75%、少突胶质细胞瘤15%、室管膜瘤6%和少突星形细胞瘤5%。预防癫痫组中,48%患者在术前有癫痫发作史;而非预防癫痫组中,仅5%有癫痫发作史。肿瘤位于颞叶的患者,在预防癫痫组中比非预防癫痫组中多,30%比12%。左乙拉西坦和苯妥英是使用最多的抗癫痫药物,分别占62%和23%;其次是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抗癫痫药物平均用药时间为7±9.2天。总共有24例患者发生抗癫痫药引起的副作用,14例皮肤过敏性反应和4例意识水平下降。
随访发现,术后14天内,18例(5.3%)患者发生一次以上癫痫,共32次发作;9次癫痫发作在平均预防癫痫用药的7天之后,提示必须重新考虑预防癫痫的持续时间。预防癫痫组和非预防癫痫组术后癫痫发作率为5.6%比2.4%,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术前无癫痫发作的患者,预防癫痫组和非预防癫痫组术后癫痫发作率为5.2%比2.9%,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90天内到急诊室就诊或再次住院率以及医疗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并不影响术后癫痫发生率,也没有减少医疗费用。作者认为,需要重新审定胶质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必要性。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冯梦龙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灵朝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