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Laviv Y, et al. Acta Neurochir (Wien). 2017 Mar 22. doi: 10.1007/s00701-017-3146-8. [Epub ahead of print]】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病原因未明。但该肿瘤与女性性别和女性激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在孕期患者中,肿瘤可能急剧进展,威胁母亲和胎儿的安全。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Yosef Laviv等收集孕期和产后手术的脑膜瘤患者资料,进行系统综述,目的为孕期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提供证据,结果发表在2017年3月的《Acta Neurochir》在线上。
作者检索1990年至2016年间有关孕期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英文文献。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孕期或分娩时行开颅肿瘤切除术;B组在产后手术切除脑膜瘤。对比两组间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产妇和胎儿的预后情况。
共检索得104例患者,其中86例纳入最终的统计学分析。35例(40%)归于A组,51例(60%)归于B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妊娠次数3次,此两项数据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表现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等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但是在诊断时间上,A组患者在怀孕27周前发现颅内脑膜瘤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45.7%比17.6%,p=0.0075);在手术时机上,A组在确诊后平均1周内接受手术,而B组在确诊后11周手术(p=0.0013);A组急诊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40%比19.6%,p=0.0048)。分娩方式上,A组选择急诊剖宫产者多(47%比17.8%,p=0.0481);两组的早产率并无差别;母婴的结局上:A组2例母亲死亡,1例怀孕26周流产,1例胎儿死亡;B组未出现上述不良事件。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OR=14.7;95% CI,0.7661-282.6072;p=0.0745)。
作者认为,对于孕期脑膜瘤患者,治疗方案需要围绕母亲和胎儿的安全来制定。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协作,为患者确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该研究的结果提示,怀孕27周后发现脑膜瘤,可以考虑分娩后再安排肿瘤切除手术。对于病情稳定的脑膜瘤孕妇,应在严密随访观察下,尽可能以足月分娩为目标,降低与早产相关的并发症。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勇杰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