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Lahiri S, et al. J Neurosurg. 2017 Apr 21:1-5. doi: 10.3171/2016.11.JNS161992. [Epub ahead of print]】
静脉注射尼卡地平通常用于降低急性中风患者的血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希德斯-西奈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Shouri Lahiri等通过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波形分析和脉动指数(PI)测量,发现静脉注射尼卡地平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是脑血管收缩,与血管扩张剂的预期效果相反。论文发表在2017年4月的《J Neurosurg》在线。
作者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在尼卡地平给药前、给药时和给药后TCD的监测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通过放置手术光标获得,再计算平均流速(MFV)(图1);应用公式(PSV-EDV)/MFV计算获得PI。比较每次给药时出现的波形形态和PI。
图1. 正常TCD波形。收缩期峰值(小箭头)和重搏波切迹(大箭头),从收缩峰值到重搏波切迹的收缩期晚期减速。实心箭头指示收缩期峰值,空箭头指示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
结果显示,在9例患者中,4例患者注射或停用尼卡地平的时间接近,即在几个小时内,从而控制可能影响TCD波形态的混杂因素。通常情况下,尼卡地平的给药与血压降低有关,TCD波形显示有突出的收缩期峰值和重搏波切迹,以及使用尼卡地平后有较高PI(图2、3)。其余5例患者在入院期间接受尼卡地平治疗时进行类似的TCD参数监测,注射或停用尼卡地平的时间相隔较长,即在几个小时以上;但其TCD与上述4例有相似的发现,即有突出的收缩期峰值和重搏波切迹,以及使用尼卡地平后的较高PI。所有9例患者中,使用尼卡地平后的PI比使用前的PI显著升高(p<0.001)。
图2. 病例1未使用尼卡地平时(A)和使用尼卡地平后(B)的TCD测量结果;病例2未使用尼卡地平时(C)和使用尼卡地平后(D)的TCD测量结果。
图3. 病例3未使用尼卡地平时(A)和使用尼卡地平后(B)的TCD测量结果,病例4未使用尼卡地平时(C)和使用尼卡地平后(D)的TCD测量结果。
作者认为,静脉注射尼卡地平后的TCD波形特征是突出的收缩期峰值和重搏波切迹,使用尼卡地平后的患者收缩期脑血管收缩速度明显加快(P <0.001);患者不再使用尼卡地平时,此变化不明显。因此,可以说该研究提供了静脉注射尼卡地平与脑血管收缩相关的一个证据。根据作者的经验,在绝大多数接受静脉注射尼卡地平的患者中均能遇到该现象,其与血管扩张剂的预期目标相矛盾。
(天津医科大学安奇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