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8日发布 | 1357阅读

2017西湖神经外科论坛成功召开!---浙二神外周刊(第91期)

浙二神外周刊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回看会议精彩录播



五月的杭城,春意盎然,春风拂面。2017年5月5日-7日,美丽的西子湖畔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神经外科学术盛会:“2017西湖神经外科论坛暨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年会,全国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介入四学组联席会议及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建科六十周年庆典”在这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除了是往常的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年度会议以外,还聚集了来自国内外众多脑血管领域的大佬,参加在此同期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外科及神经介入四学组联席会议。更令人激动的是,2017年恰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建科六十周年,开幕式上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庆典活动。



开幕式前首先播放了一部以“家”为主题的浙二神经外科60年发展历程的短片,引起了参会者极大的兴趣。


大会开幕式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郑伟明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神经所郭爱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教授,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浙大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晓明教授,浙大医学院副书记朱慧教授,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浙医二院副院长兼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主任梁廷波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先生,浙江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吴扬先生,美国UCLA大学Marvin Bergsneider教授和Phioanh Leia Nghiemphu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Charles Liu教授和Linda Liang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前任主委、解放军总医院周定标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委、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廷教授,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张亚卓教授以及四血管学组组长毛颖教授、刘建民教授、张鸿祺教授以及张建民教授。


值此良辰吉时,王建安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代表医院向各位来宾致以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大家对浙二,对浙二神经外科的关系支持和帮助。


随后,李晓明常务副院长、田云鹏秘书长、吴扬秘书长,罗建红副校长及周良辅院士先后致辞,对浙二神经外科成立六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李晓明常务副院长


田云鹏秘书长


吴扬秘书长


罗建红副校长


周良辅院士



我国神经外科界泰斗,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鼻祖,也是浙二神经外科创业时给予大力帮助过,99岁高龄的史玉泉教授通过视频清晰回忆了当年的情形,令人感动,祝贺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建科六十周年,并祝愿浙二神外更上一层楼。


本次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最后讲述了浙二神经外科60年的发展历程,围绕“家”这个主题,介绍了浙二神外这个“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史;介绍了60年来浙二神外挽救了无数个病人,也就是无数个“家庭”当中的几个代表;介绍了从浙二这个家派生出去省内外许许多多个神经外科“新家”。最后对60年来为浙二神经外科这个家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过的每一位,特别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几代人对浙二神外的帮助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表示一定会不负众望,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前行。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开幕式后随即举行了院士及大师讲座。郭爱克院士首先作了题为“抉择的故事——抉择是大脑智力活动的中央舞台”的精彩演讲。郭院士首先站在脑科学的宏观角度上,阐述了现代脑科学的聚焦点。再从日常的“抉择”切入,从果蝇的研究出发,指出如何更好的理解脑、保护脑、模拟脑,展现了未来人工智能领域以及所有神经外科医师参与脑科学研究的巨大机遇,在场所有的神经外科医师都深受启发!

 

接着,周良辅院士献上了题为“脑动脉瘤的预警医学”的学术报告,从脑动脉瘤的诊治现状出发,结合脑动脉瘤的病理生理与临床、流行病学数据,指出了未来脑动脉瘤研究和诊治的“预警医学”新概念和新模式,使得在场的神经外科医师对未来的脑动脉瘤防治充满期待。

 

赵继宗院士为大会带来了“复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脑血管病”的生动演讲,用精美的手术视频和影像资料,典型的病例全面详细地介绍复杂性脑血管病的复合手术诊治一体化的理念及经验,使得参会的神经外科医师充分理解了显微手术、介入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


周定标教授以“颅底高风险部位脑膜瘤外科治疗现状”为题作报告。周定标教授从不同的解剖角度出发,通过典型的影像资料和精彩的手术视频,分别阐述了颅底高风险脑膜瘤的个体化诊治策略。


本次会议邀请了美国UCLA大学神经外科副主任的Marvin Bergsneider教授,作了题为“Endoscopic resection of craniopharyngioma”的学术报告。Marvin教授从个人经验出发,以病人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扩大经鼻内镜入路(EEEA)和开颅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优缺点。通过手术视频详细演示了EEEA操作中的技术要点,为大家上了精彩纷呈的一课。

 

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神经修复中心的Charles Liu教授带来了题为“BCI in Neurorestoration – Concept to Reality”的精彩演讲。Charles教授从神经修复、神经功能替代、神经功能优化三个层次,阐述了脑机接口(BCI)在皮层脑电等技术帮助下,如何在神经的功能恢复中起到功能替代,以及未来如何更好的实现实时、直观的脑机接口装置,引发了会场热烈的讨论。

  

同样来自美国UCLA大学的Phioanh Leia Nghiemphu教授以“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为题,阐述了当前高龄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缺乏标准治疗方案的背景下,如何综合患者肿瘤大小及位置、MGMT甲基化状态、神经功能状态、一般健康状况、患者个人意愿等,选择相对合适的治疗方案。

 

北京天坛医院的张俊廷教授介绍了“鞍区、蝶岩区、斜坡区的手术技巧”。张教授先详细讲解了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从入路选择、界面保护、分离、血管神经保护等角度,辅以精彩的手术视频演示,详细讲解了手术要点。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张亚卓教授以“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为题,详细阐述了经鼻内镜行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手术的术前评估、手术要点,以及如何预防术中术后颈内动脉破裂出血、以及出血的急诊处理等一些关键要点。

 

作为全国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介入四学组联席会的重要内容,下午的大会各学组组长及代表,就当今脑血管病的现状和前沿进展等作了专题发言。

 

上海华山医院的毛颖教授以“神经外科医师和脑科学”为题,从自身体会谈起,放眼于脑科学的发展中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呼吁神经外科医师抓住直接和大脑接触的权利,进行深入的脑科学研究,走在脑科学发展的前沿。

 

上海长海医院的刘建民教授作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模式血流重建”的学术报告,以数据为支撑,阐述了当前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流程仍需优化,病人的选择标准仍需完善,器械的使用需互相结合,并遥望未来神经介入的发展前景及挑战。

  

北京宣武医院的张鸿祺教授带来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蜂拥而至,我们准备好了吗?”的学术报告,立足于当前的前瞻性研究等大数据分析,兼顾脑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研究,提出大多数未破裂动脉瘤可能终生不会破裂,明确干预的适应症,并严格把握治疗指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张建民教授则“从美国住培生来浙二说起”,从Rudi医生的培训经历谈起,比较了中美之间脑血管外科和神经介入之间的差异,认为即使在美国当前的介入技术下,显微外科仍旧是不可或缺的,呼吁要加强脑血管外科技术,加强脑血管外科带教,同时多学科、多技术联合,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Linda Liang教授介绍了“脑卒中现代康复理念及早期康复”。神经外科有必要参与到脑血管病后的早期康复工作中去。



上海华山医院的顾宇翔教授讲解了“FLOW800软件在脑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哈医大附属一院的史怀璋教授阐述了“压力锅技术栓塞动静脉畸形”。 


脑血管外科、介入四学组专题会议中,有点有面,从解剖基础到治疗策略,总结经验,瞭望前沿,让在场的神经外科医师获益匪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本次大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5月7日,四血管学组专场中同样大咖云集。就“复合手术室在脑血管和脊髓血管病的诊治”及“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还是介入?”等作了专题讨论和点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刚教授介绍了“复合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


北京宣武医院鸿祺教授(李桂林教授代讲)介绍了“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脊髓血管病”,翔实的病例都说明了复合手术作为一种综合检查治疗方式,未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海华山医院朱巍教授阐述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手术夹闭”、


上海长海医院周宇教授详解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栓塞”。


看似针尖对麦芒的内容引起了会场观众的极大兴趣,纷纷参与到现场交流中来。


随后,石祥恩教授、王大明教授、陈左权教授(张全斌教授代讲)、陈劲草教授、朱卿教授、黄清海教授、谢晓东教授、何旭英教授等分别介绍了显微手术、介入治疗中的心得体会、前沿进展,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石祥恩: 血管缝合治疗血泡样动脉瘤


王大明: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陈左权(张全斌代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械取栓血流重建


陈劲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显微治疗


朱卿: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的介入治疗


黄清海:Lvis支架栓塞颅内动脉瘤


谢晓东: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


何旭英: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治疗的不同途径选择


另一分会场,综合专场中同样是群星毕至。康德智教授、冯华教授、漆松涛教授、赵元立教授、洪涛教授、俞云松教授、屈延教授、朱君明教授、佟小光教授、蒋宇钢教授、徐斌教授、王志刚教授、邓剑平教授(张涛教授代讲)、万杰清教授、王威教授,看家本领和前沿理念以飨观众,不论是创伤、肿瘤、血管病、感染、每一位专家都展示了专业领域中的功能外科,都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纷纷举手提问,参与交流。


 康德智: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冯华:基于脑白质纤维保护的脑出血微创清除术


漆松涛:颅咽管瘤的分型与外科治疗


赵元立:自发性颅内多发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洪涛:经鼻内经颅咽管瘤切除术有优势吗?


俞云松:颅内感染及其处理


屈延:前庭神经鞘瘤显微手术体会


朱君明:癫痫外科及围手术期处理


佟小光:后循环搭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蒋宇刚:显微外科和多技术联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


徐斌:烟雾病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原因初探


王志刚:床突旁动脉瘤个体化治疗


邓剑平张涛教授代讲):脑血管畸形手术治疗


万杰清:慢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同和旁路搭桥的选择


王威:颅内前循环大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本次大会共邀请到3位院士,4位外籍教授及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共700余名神经外科医师参会。在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下,本届2017西湖神经外科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理念先进、技术精湛。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在其甲子华诞之际,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继续努力前行!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