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重病人中,入院时血乳酸(Lactate)水平升高与疾病预后不良相关。但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预后是否有影响不得而知。三分之一的aSAH患者可能伴发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这是导致24小时内存活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科的Carlina E. van Donkelaar等通过测定发病后早期血液中乳酸和血糖(Glucose)的水平,研究其与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发表在2016年5月的《Crit Care Med》上。
该研究收集285例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和鹿特丹伊拉斯谟医学中心诊治的aSAH患者资料,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见图1。
图1. 患者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流程。
84例(29%)患者伴发DCI,106例(39%)预后不良。测定入院24小时内血乳酸和血糖水平,取其最大量综合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和WFNS评分等因素(表1),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表1. 285例aSAH患者的基本资料。
结果发现,伴发DCI的aSAH患者与未伴发DCI的患者相比,在入院24小时内具有较高的血乳酸水平,2.1mmol/L (IQR,1.2–3.1mmol/L)比1.5 mmol/L(IQR, 1.0–2.5mmol/L)(p=0.006);同时,血糖水平亦较高,10.3mmol/L(IQR,8.6–11.8mmol/L)比9.1mmol/L(IQR,7.8–10.7mmol/L)(p=0.002)。另外,预后差的患者与预后好的患者相比,在入院24小时内具有较高的血乳酸水平,2.2mmol/L(IQR,1.3–3.1mmol/L)比1.4mmol/L(IQR,0.9–2.3mmol/L)(p<0.001);同时,血糖水平亦较高,10.4mmol/L(IQR,8.7–12.2mmol/L)比 8.9mmol/L(IQR,7.6–10.1mmol/L)(p<0.001)(表2)。
表2. 入院24小时内最大血乳酸和血糖水平的中位数与迟发性脑缺血和预后的关系。
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入院24小时内血乳酸水平较高,预示伴发DCI的风险提升(OR=1.33;95% CI,1.12–1.58和调整后OR=1.25;95% CI,1.04–1.51),同时提示预后不良的风险提升(OR=1.52;95% CI,1.25–1.85和调整后OR=1.56;95% CI,1.25–1.94)(表3)。
表3. 入院24小时内血乳酸和血糖的水平与迟发性脑缺血和预后不良的单变量、多变量分析。
多变量分析发现,血糖水平升高与DCI独立相关(OR=1.14;95% CI,1.02–1.28),而血乳酸水平升高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OR=1.42;95% CI,1.11–1.81)(表4)。
表4. 血糖水平是入院24小时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血乳酸水平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最后作者提出,在aSAH发病急性期内,较高的血乳酸和血糖水平与伴发迟发性脑缺血和预后不良相关。通过测定血乳酸和血糖水平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对识别、改善aSAH发病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不良预后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瀚培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