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约有60万患者发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占所有脑卒中的3%-5%,其致死致残率高达50%。主要原因为aSAH后的脑血管痉挛导致迟发性脑缺血和神经功能损害,所以,如何控制aSAH 后脑血管痉挛非常重要。最近有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a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Jian Shen等进行一项meta分析,研究他汀类药物对aSAH 后的脑血管痉挛的疗效。结果发表于2016年10月的《J Neurosurg》在线。
作者通过关键词在PubMed、Ovi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检索有关他汀类药物治疗aSAH患者的RCT和前瞻性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终点指标为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梗死、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死亡率和mRS评分。应用统计学分析评估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改善脑血管痉挛和aSAH患者预后。
在排除aSAH发生前或既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后,最终有6项RCT和2项前瞻性研究的1461例患者纳入该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aSAH患者,血管痉挛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RR=0.76,95% CI 0.61-0.96)。但是对其他终点指标无明显改善,包括迟发性神经功能(RR=0.88,95% CI 0.70–1.12)、迟发性脑梗死(RR=0.66,95% CI 0.33–1.31)、死亡率(RR=0.69,95% CI 0.39–1.24)和mRS评分(RR=0.99,95% CI 0.92–1.17)(图1)。
图1. 各终点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a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但是却不能改善迟发性神经功能的损害和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不影响患者死亡率和mRS评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