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发布 | 860阅读

1例脊柱骨肉瘤的手术治疗

代军强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Ref: Clarke MJ, et al. J Neurosurg Pediatr. 2016 Jul;18(1):46-52. doi: 10.3171/2015.12.PEDS15496. Epub 2016 Mar 11.】


骨肉瘤是原发性侵袭性骨肿瘤,总体预后差。目前,推荐手术完整地切除肿瘤加化疗辅助的综合治疗。对于脊柱骨肉瘤采取扩大肿瘤切除范围,同时切除侵袭至脊柱以外的肿瘤,达正常组织,可能改善骨肉瘤的局部控制和长期预后。由于脊柱附近有身体的重要结构,扩大切除范围受到限制。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神经外科的Michelle J. Clarke等总结1例8岁C1侧方骨肉瘤患儿的手术体会。文章发表在2016年3月的《J Neurosurg Pediatr》在线上。

 

手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①通过CT扫描和MRI成像明确诊断。手术前,进行血管内介入用弹簧圈栓塞邻近和包绕肿瘤的右侧椎动脉(图1、2)。②经颈部后正中入路,向上暴露至枕部,向下至C4水平;切除C1-2的棘突以及双侧椎弓根。尽量完整地切除肿瘤,防止肿瘤播散。用钉棒系统作颈枕融合(图3、4)。③经口咽入路,切除C1环椎前部;将C1前部肿瘤尽可能多地切除(图5)。褥式缝合咽部切口;气管切开和置胃管鼻饲。④经后入路用自体腓骨植骨填补C1切除后的缺损,并用器械固定(图6、7)。并放置椎旁引流。



图1. 左图CT扫描和右图MRI-T2 WI成像提示,C1右侧实质性肿块,合并病理性骨质破坏,考虑骨肉瘤。

 


图2. DSA的颈部正位(右)和侧位(左)片显示栓塞右侧椎动脉的弹簧圈。

 


图3. 颈部后正中入路行C1-2椎板切除和切除右侧椎动脉和肿瘤。小方框区域显示C1-2右侧肿瘤前方的颈内静脉。

 


图4. 肿瘤切除后用器械固定颈枕部。

 


图5. A.内镜下经口咽手术入路;B.红色橡胶管悬吊软腭,暴露咽后壁;C.咽后壁作切口;D.暴露颈长肌以及脊柱前方。

 


图6. 左图示后路重建后;右图为切除的病理大体标本。

 


图7. 术后3月颈部X线正侧位平片。

 

作者总结,脊柱骨肉瘤整块切除的程度和难度取决于肿瘤生长部位的解剖结构。该病例表明,对于儿童脊柱骨肉瘤,肿瘤整块切除应该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代军强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寿佳俊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