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8日发布 | 272阅读

【曙光夜讯】药物治疗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王延江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达人收藏

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AD)以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AD痴呆为主要表现,患者记忆与认知功能逐渐衰退,疾病进展不仅损害生活质量,更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照护负担。当前临床治疗以改善症状的药物为主,虽能暂缓认知下降速度,却无法从病理层面阻断疾病进展,且缺乏针对早期患者的精准治疗方案,如何实现“早干预、控进展”成为AD治疗领域的核心挑战。

TTYP01片作为针对早期症状性AD的创新药物,为突破这一困境带来新希望。其通过靶向AD相关病理机制,有望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延缓疾病进展,填补早期AD疾病修饰治疗的空白。

为评估TTYP01片的临床价值,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王延江教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研究聚焦60-85岁早期症状性AD患者,旨在明确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早期AD治疗提供新选择。




研究介绍

适应症: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药物:TTYP01片

研究目的:1.评价TTYP01片治疗早期症状性AD的疗效。2.评估TTYP01片治疗早期症状性AD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设计:双盲、随机化、平行分组

研究阶段:II期

本研究(CTR20253688)由上海澳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办,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王延江教授团队(PI)发起,目前已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研机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入组标准

1.年龄在60-85岁之间(含60和85岁,基于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日期),适用于所有性别。

2.必须符合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A)工作组修订的诊断AD源性MCI或轻度AD痴呆的标准。

3.CDR评分:筛选和基线时,CDR总评分必须为0.5或1.0,CDR记忆评分必须为0.5或更高。

4.MMSE评分:筛选时,MMSE评分必须22或更高。

5.体重指数(BMI):筛选时,17kg/m2≤BMI≤35kg/m2

6.记忆衰退史:必须报告签署ICF前至少6个月的逐渐和进行性记忆衰退史,并由知情者确认。

7.血p-tau 217:阳性。

8.Aβ-PET扫描:Aβ-PET扫描的视觉判读为阳性。

9.研究伙伴:必须有指定的研究伙伴能够为参与者提供帮助,并在研究期间每周至少与参与者相处8h。该伙伴必须提供单独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愿意并能够提供参与者的随访信息。他们应定期与参与者相处足够长的时间,以可靠地满足研究要求。研究期间,研究伙伴不需要与参与者一起生活,但应易于可及。如果研究伙伴因健康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提供帮助,允许更换另一个指定的研究伙伴。更换的研究伙伴必须提供单独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并愿意并能够提供参与者的随访信息。

10.合并用药:接受胆碱酯酶抑制剂和/或美金刚治疗AD的参与者可入组研究,但必须在基线前至少12周接受稳定剂量治疗。对于所有其他(即非AD相关)允许的合并用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参与者必须在基线前至少4周必须接受稳定的剂量(不适用于局部、按需[PRN]或停用的药物)。

11.避孕:a.男性参与者 i.男性参与者,无论其生育能力如何,如其非孕期女性伴侣是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必须同意保持禁欲(如果这是其首选和通常的生活方式)或使用一种屏障法以及一种其他的高效(失败率低于1%)的避孕方法,直至IP末次给药后90天。ii.其伴侣妊娠的男性参与者,应在研究期间和直至具有生育能力女性(WOCBP)的估计的相关潜在暴露结束前(预计为IP末次给药后90天),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iii.男性参与者在研究期间和IP末次给药后90天内应避免精子捐赠。b.女性参与者 i.WOCBP必须使用或愿意在参加试验期间和IP末次给药后90天内,使用两种形式的有效避孕方法(一种屏障法以及一种其他高效的避孕方法)。ii.WOCBP潜力定义为:①月经初潮后;②从月经初潮至绝经,除非永久绝育(见下文);绝经后状态被定义为已12个月没有月经且无其他替代医学病因。-在没有闭经12个月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一次以上的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测量进行确认。-接受激素替代疗法(HRT)且绝经后状态可疑的个体,如果希望在研究期间继续接受HRT,将要求其使用一种非雌激素的高效避孕方法。否则,必须停止HRT,以便在研究入组前确认绝经后状态。永久绝育术方法和性别确认程序(出于本研究的目的)包括:-子宫切除术(已记录)-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已记录)-双侧卵巢切除术(已记录)-对于除上述情况外由其他医学病因导致永久不育的个体(例如,苗勒管发育不全、雄激素不敏感、性生殖腺发育不全),研究者应视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其入组。iii.根据血清妊娠试验,所有WOCBP在访视1时的妊娠试验结果必须为阴性。

12.知情同意:在进行任何研究程序之前,必须获得参与者或其法定代表人自愿签署的ICF(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3.语言熟练程度:必须能够流利使用研究中心所使用的语言。

14.方案依从性:必须愿意并能够遵守该方案的所有方面。



排除标准


1.有颅内感染或创伤性脑损伤病史。

2.签署ICF前半年内重度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纽约心脏病协会Ⅲ级和IV级)、房颤和其他心脏病。

3.恶性肿瘤:-过去3年内有癌症史,但非转移性皮肤基底和/或鳞状细胞癌、原位宫颈癌、非进展性前列腺癌或其他复发或扩散风险较低的癌症除外。-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脑肿瘤,除非根据研究者和医学监查员的意见,医学状况不会干扰认知评估和安全性。

4.重度的血液学疾病。

5.消化性溃疡。

6.可能导致认知受损(超出AD影响)的任何神经系统疾病。

7.可能干扰参与者研究程序的任何精神病诊断或神经精神症状(如幻觉、重度抑郁或妄想)。

8.签署ICF前12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或惊厥发作史。

9.筛选时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4分。

10.筛选时或基线时的心电图显示QTcF延长(女性QTcF>480ms;男性QTcF>470ms)或其他有临床意义的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与临床研究的异常心电图(例如心率<50次/分、窦房结病变、莫氏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11.筛选时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8分。

12.MRI扫描禁忌症,包括起搏器/除颤器、铁磁性金属植入物(除已批准可安全用于MRI扫描仪的器械外,还包括颅脑和心脏器械)。

13.PET扫描禁忌症,对示踪剂过敏。

14.筛选时的脑部MRI显示其他临床显著病变的证据,表明可能诊断为AD以外的痴呆。

15.筛选时脑部MRI显示存在最大直径>10mm的单次出血;血管源性水肿的证据。

16.出血性疾病控制不佳的参与者(包括血小计数<100,00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17.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其他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超出正常范围的参与者,只有在研究者认为有临床意义时才被排除。

18.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正在接受维生素B12补充治疗的参与者。

1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血清学结果呈阳性。

20.筛选或基线时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或ECG存在任何其他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研究者确定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或可能干扰研究程序或安全性

21.在签署ICF前2年内有已知或可疑药物或酒精滥用或依赖史,或在筛选时尿药物检查结果呈阳性(后者适用于非中国区域开展的研究)。根据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不需要排除因既往/合并使用含苯二氮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治疗医学疾病(而非药物滥用)而导致尿药物检查结果为苯二氮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阳性的。

22.不稳定且控制不佳,或研究者认为可能影响参与者安全或干扰研究评价的任何其他医学状况(例如,心脏、呼吸、胃肠道、肾脏疾病)。

23.既往使用过禁用药物,包括改变疾病病程的药物(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等)、甘露特钠、抗氧化应激药物(依达拉奉的其他制剂)和其他研究药物。

24.在研究期间计划进行需要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对于仅需要局部麻醉且作为日间程序进行而不需要术后住院的计划程序,如果研究者确定该程序不会干扰研究程序或参与者安全,则不需要排除。

25.严重的视觉、听力、阅读、理解或身体功能障碍,妨碍参与者准确进行神经心理检测。

26.已被诊断为严重活动性肝病,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或丙氨酸转氨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ULN,或总胆红素(TBIL)>1.5×ULN。

27.被诊断为重度活动性肾病、肾功能不全;或筛选期和基线时血清肌酐>1.5×ULN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

28.患有重度全身性疾病,预期寿命<2年。

29.筛选前6个月内、筛选时或基线访视时C-SSRS自杀意念4型或5型或任何自杀行为评估回答为“是”,或在筛选前5年内因自杀行为住院或接受治疗。

30.对依达拉奉、亚硫酸氢钠或soluplus辅料过敏(注:哮喘患者对亚硫酸盐敏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对于有哮喘病史患者,由研究者谨慎评估是否入组)。

31.入组前4周内有大手术史。

32.在随机分组前30天内参加过或目前正在参加另一项临床研究。

33.参与者在随机分组前12周内接受过胆碱酯酶抑制剂和/或美金刚治疗,由于安全性问题或其他原因停止胆碱酯酶抑制剂和/或美金刚治疗,并拒绝再次接受。

34.怀孕、哺乳、近期计划怀孕或不愿意使用避孕措施的女性参与者。

35.患有研究者认为参与者不适合参加本研究的其他疾病。



研究受益

试验期间购买保险,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

“疾病百科”——轻松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知识

点击二维码,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况、诊断、治疗详情!






主要研究者介绍

王延江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

● 获得2025年度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B类)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Vas-Cog Asia(亚洲血管性认知障碍学会)理事。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从系统角度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提出新理论,发现新药物,建立新技术,开展全国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转化研究。

● 以通讯作者在PNAS、Nat Aging、Nat Rev Neurol、Lancet Infect Dis、JAMA Neurol、Sci Adv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第20届Alzheimer Award。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阿尔茨海默病相关临床招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招募

招募代发布 快速找患者

bg

临床试验招募患者,欢迎联系我们!

脑医汇,专注为脑部和脊髓脊柱领域医生与患者搭建医患交流数字化平台

电话联系 13162309792
微信联系
+加好友
我们的优势
  • 已为30,000+精准患者提供全病程服务,可推荐合适患者快速入组试验
  • 平台患者均已建立数字化电子病历,可线上集中批量筛选处理,提高入组效率
  • 平台宣传团队深耕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多年,可为临床试验设计全场景、多渠道宣传方案
目前已合作的项目
  • 一项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评估SNC-109 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的I期临床研究
  • 一项单臂、多中心评价ACT001联合放疗治疗初诊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期临床研究
  • 溶瘤病毒JL15003注射液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研究
  • 硼中子俘获治疗(AB-BNCT)示范中心--招募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
  • ......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