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发布 | 105阅读

【曙光夜讯】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接受低强度经颅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试验

北京宣武医院

宣武

刘春燕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失眠常与焦虑、抑郁症状相伴相生,形成“睡眠障碍-情绪问题”的恶性循环,不仅导致患者日间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加剧情绪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前临床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虽能短期改善症状,但存在药物依赖、副作用及停药后复发等问题,且难以从神经调控层面干预失眠与情绪障碍的共同病理基础——丘脑等脑区的异常活动,临床亟需安全、无创的新型治疗手段。

低强度超声刺激作为一种精准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可针对性调节丘脑异常神经活动,为同步改善失眠与焦虑抑郁症状提供了新方向。其无需植入设备、副作用小的优势,契合临床对安全有效治疗方案的需求,但该技术在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为探索这一技术的临床价值,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春燕副教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通过系统评估低强度超声刺激对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的影响,解析其调控丘脑活动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失眠伴焦虑抑郁相关障碍的治疗提供全新技术与理论参考,助力打破“睡眠-情绪”恶性循环的治疗困境。




研究介绍

适应症:失眠伴焦虑抑郁

治疗手段:低强度超声刺激

研究目的:在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应用低强度超声刺激调控丘脑异常活动,探测其影响睡眠和焦虑抑郁行为的机制,为失眠伴焦虑抑郁相关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参考。评价低强度超声刺激用于失眠伴焦虑抑郁相关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

研究设计:随机平行对照、干预性研究

研究阶段:探索性研究/预试验

征募观察对象时间:从2025-06-20至2027-03-31

本研究(ChiCTR2500109354)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春燕副教授团队(PI)发起,目前已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研机构


● 首都医大学宣武医-北京



入组标准

1.年龄在18~65岁之间右利手患者,性别不限;

2.失眠的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其他精神障碍相关失眠的诊断标准;

3.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定式临床访谈广泛性焦虑、抑郁诊断标准;

4.失眠持续时间>=3个月;

5.PSQI评分>=7分;

6.HAMA评分>=14分;

7.HAMD-17>=8分;

8.如果患者正在服药,则患者同意在整个试验期间维持当前的用药方案;

9.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有严重或不稳定器质性疾病,如心、肝、肾疾病者;

2.有癫痫、脑积水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者;

3.患有焦虑、轻中度抑郁以外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双向及相关障碍、强迫及相关障碍等)的;

4.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夜班工人等具体原因引起的失眠;

5.孕妇、哺乳期妇女;

6.体内的金属植入物,如起搏器、脑深部刺激电极、心脏支架或其他治疗装置。

7.基线前1个月内曾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

===

“疾病百科”——轻松了解失眠症的科普知识

点击二维码,了解失眠症的概况、诊断、治疗详情!






主要研究者介绍

刘春燕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调控协作组秘书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部慢病重点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

●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功能磁共振、脑电图等技术研究疾病(老年性痴呆、睡眠障碍、癫痫等)的发病机制及内源性脑功能改变,并对其进行神经调控治疗,在cerebral cortex、sleep medicine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

如您想要了解更失眠伴焦虑抑郁关临床招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招募

招募代发布 快速找患者

bg

临床试验招募患者,欢迎联系我们!

脑医汇,专注为脑部和脊髓脊柱领域医生与患者搭建医患交流数字化平台

电话联系 13162309792
微信联系
+加好友
我们的优势
  • 已为30,000+精准患者提供全病程服务,可推荐合适患者快速入组试验
  • 平台患者均已建立数字化电子病历,可线上集中批量筛选处理,提高入组效率
  • 平台宣传团队深耕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多年,可为临床试验设计全场景、多渠道宣传方案
目前已合作的项目
  • 一项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评估SNC-109 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的I期临床研究
  • 一项单臂、多中心评价ACT001联合放疗治疗初诊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期临床研究
  • 溶瘤病毒JL15003注射液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研究
  • 硼中子俘获治疗(AB-BNCT)示范中心--招募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
  • ......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