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广州市关于推进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广州市脑卒中防治关键技术—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技术规范化,建立优质高效的脑卒中防治体系,2025年8月23日,由中国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家委员会、广州市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分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承办的“2025广州市卒中防治质量提升大会暨华南地区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次大会聚焦脑卒中防治关键技术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前沿进展,邀请中国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家委员会余波主任委员,唐小斌副主委,李震副主委,汤敬东常委兼秘书长,史伟浩常委,黄承光教授等该领域权威专家授课,并举行了华南地区首个“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诊疗与培训标准基地”的授牌仪式。
在开幕式致辞环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万新炉、广州市医院协会会长舒建昌、中国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余波、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肖新才先后发言。
万新炉副院长对与会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概况及广州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情况。
舒建昌会长指出,加强卒中防治对保障华南地区居民健康意义重大,本次大会将有效推动区域卒中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余波主任委员介绍了中国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诊疗与培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强调持续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肖新才处长则高度评价大会和培训班对地区乃至全国卒中防治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肖新才处长指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始终致力于全面提升脑卒中防治能力。自2018年广州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以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不断完善。华南地区首个“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诊疗与培训标准基地”落户广州,体现了对广州相关工作的高度信任。他希望该基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形成可推广的“广州模式”,切实惠及华南地区群众健康。此外,高度评价本次大会对华南地区脑卒中防治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鼓励与会人员珍惜学习机会,掌握技术要点,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在随后的授牌仪式上,“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诊疗与培训标准基地”正式落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标志着华南区域卒中防治水平迈上新台阶。
学术交流环节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业忠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张智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管外科汤敬东教授主持。专家们围绕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最新研究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丰富的内容、权威的解读,为与会学员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首先由中国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管外科余波教授围绕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干预治疗的历史与发展展开探讨,详细介绍了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指出医疗技术的持续革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更优的治疗效果,同时激励与会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紧接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唐小斌教授就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术前诊断与评估展开探讨,强调了术前诊断与评估在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准确的诊断与全面的评估能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佟志勇教授就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要点与规范进行了分享,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关键步骤和操作规范,强调了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管外科史伟浩教授就TCAR手术操作流程及规范进行探讨,他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示,向参会者展示了TCAR手术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强调了该手术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和适用场景,为参会者提供了前沿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思路。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李震教授围绕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与并发症预防展开分享,他深入剖析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措施,强调了管理和预防措施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和手术效果的重要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颜红波护士长就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干预治疗护理要点展开探讨,她详细阐述了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干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强调了护理工作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李震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感谢全体专家与学员的积极参与,并宣布会议圆满闭幕。
当天下午设有CEA模型培训班,由汤敬东教授、黄承光教授、佟志勇教授进行授课,采取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的实操能力。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