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后遗症,患者常因肢体瘫痪或活动受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仅降低个人生活质量,还需长期依赖家庭照护。目前,临床干预以康复训练为主,但对于脑损伤超过6个月的患者,传统康复手段难以有效激活受损神经通路,功能恢复效果有限,亟需探索能从神经调控层面改善运动功能的新型治疗技术。
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器系统作为创新神经调控设备,通过植入电极精准刺激脊髓特定节段,可激活脊髓运动环路、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可塑性修复,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然而,该系统在脑损伤后肢体瘫痪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尚未经系统验证,其能否成为慢性期患者功能康复的有效手段,仍需科学研究探索。
为评估这一技术的临床价值,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文玲教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聚焦脑损伤6个月以上、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规范的入组筛选与疗效安全性评估,旨在初步验证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器系统的临床潜力,为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新型治疗选择,推动神经调控技术在脑损伤康复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