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lue(plus)创新型可调重力阀
中德临床经验分享和交流
8月21~23日期间,分别在济南、上海、北京三地的学术会议上,举办了关于创新型“可调重力阀M.blue (plus)”分流管的深入学术研讨和国内应用经验交流活动。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德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合作,研讨会有幸邀请了德国萨尔兰大学附属医院(Saarland University Hospital)的神经外科主任Prof. Dr. Joachim Oertel亲临中国,分享了可调重力阀分流管在德国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治疗经验和发表的关于可调重力阀的各篇文献,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宝贵的专业见解和国际视角。
Prof. Dr. Joachim Oertel与国内专家面对面分享可调重力阀近年的临床循证和案例分享,为正常压力脑积水、小儿脑积水、特发性颅内高压脑积水、低颅压脑积水及未知预后引发的脑积水(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积水)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方案。(上图为Oertel教授现场授课)
此次也邀请到多个国内应用过可调重力阀分流管的专家,来分享他们的应用心得:
上海市东方医院钟春龙教授带来了“新型双可调压分流管在脑积水分流手术中的应用及调压体会”,详细阐述了重力阀的工作原理,对脑积水患者不断通过重力阀门自适应调压,来动态平衡患者在每天超过16小时的日常活动中的颅内压变化,从而为患者带来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鲍南教授带来了“脑积水内引流术后裂隙脑室处理经验介绍”——用完整的真实案例介绍,全流程的随访,期间碰到的各种患儿病情波动,及如何用可调重力阀解决了患者的复杂病情。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梅文忠教授带来了“双可调分流管在外伤性低颅压脑积水中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晓强教授带来了“双可调分流管在小儿裂隙脑案例中的应用”。
上海市东方医院张燕飞教授带来了“可调重力阀术后管理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王俊华教授带来了“可调节重力阀在脑积水分流术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秦峰教授带来了“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分流调控”。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潘栋超教授带来了“分层引流及长程潜行引流治疗复杂脑积水的临床探索”。
此外,三场会议还特别邀请张东教授(北京医院)、林志雄教授(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周梦良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王威教授(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温良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刘珉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顿志平教授(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汪建军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担任主持及讨论嘉宾,携手推动学术观点交锋与经验共享。
随着三地研讨会的落幕,M.blue(plus) 阀门所承载的“可调重力阀”理念正在国内生根。中德专家共同验证:技术可以跨越国界,匠心能够穿越时间。 创新型可调重力阀对脑积水患者的守护,每个厘米级的压力调整,都是持续平衡每一次颅内压的波动,让小小阀门见证更多生命可以重拾喜悦的奇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