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发布 | 122阅读

CNS2025|潘亚文教授:小脑幕切迹后间隙病变的手术治疗(经距状沟后纵裂半球间入路)

潘亚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目的:小脑幕切迹后间隙位于中脑后界和小脑幕尖端之间,环绕四叠体池,包含镰幕交界区和松果体区。小脑幕切迹后间隙肿瘤部位深在,与中脑、基底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关系密切,该部位肿瘤的手术有相当的挑战性。这一部位常用的手术入路有纵裂间(前纵裂、后纵裂)、Poppen入路、Krause入路、幕上下联合入路和经皮层入路(已弃用),以上入路均有显露有限(Galen系统影响)或副损伤太大的缺陷。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经距状沟后纵裂半球间入路切除小脑幕切迹后间隙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通过选择经距状沟后纵裂半球间入路,对21例小脑幕切迹后间隙的肿瘤(包括松果体母细胞瘤、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进行了内镜辅助下的显微手术治疗,利用后纵裂引流静脉较少优势,并通过切开大脑镰和天幕,明显扩大了向对侧和天幕后下方显露,减少了Galen系统的位置对手术的影响,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利用脑组织重力下垂和肿瘤走廊,减轻了对脑组织的牵拉,避免了视觉通路损害及失联合综合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果:21例小脑幕切迹后间隙的肿瘤均得到显微镜下全切,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小脑幕切迹后间隙肿瘤,经距状沟后纵裂半球间入路是一种非常可行的选择。


内容来源:CNS2025 每日会讯


专家简介


潘亚文 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型和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导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甘肃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学会常委,中国卒中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甘肃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会常委。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三十余年,主要从事显微和颅底神经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和推广神经导航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护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以及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在甘肃省得到普及和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神经外科的手术技术水平和手术质量,个人年手术量400余台。所领导的科室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床位276张、5个病区、9个亚专业学科的甘肃省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年手术量约7000台。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