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发布 | 78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通桥•凤鸣麟出】麒麟FD治疗颅内动脉瘤(右侧颈内C6段动脉瘤)一例

杜向阳

安徽省六安中医院

杨建业

六安市中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


 /  /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5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4天。


现病史:患者一周前因头晕入住神经内科,完善脑血管造影后发现右侧颈动脉C6段宽颈动脉瘤、双侧椎动脉V4段中度狭窄,我科会诊后建议介入手术治疗,4天前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术前准备,现为求手术治疗,特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收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30年,平时血压控制尚可;脑梗死病史9年左右;老年性震颤3年左右,左手明显。


影像信息




右侧颈内动脉旋转3D造影


动脉瘤测量


治疗策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全麻下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术中见右颈内动脉迂曲明显,C6段动脉前上壁可见泡状突起,大小约6mm*3mm半球形突起,基底宽,无明显瘤颈,形态呈半球形,瘤壁显影浅淡。余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经过DSA 3D等影像结果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若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风险较大,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

充分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建议行密网支架辅助栓塞术,患者家属表示理解,签字同意该手术方案,遂行右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术中器械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45-20

27系统微导管

6F 115cm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6F 长鞘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0.014'' 2m标准版


手术过程




缓慢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5*20mm,完全覆盖瘤颈,按摩支架。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完全释放,使用微导管和微导丝进行按摩改善贴壁,全程显影良好。


术后造影,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贴壁良好,远端血流通畅。




指导专家





杜向阳

六安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皖西名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六安市拔尖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

安徽省神经重症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六安市神经重症质控中心主任

六安市脑卒中诊疗中心主任

六安市卒中专科联盟主席

六安市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术者简介




杨建业

六安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务部副主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

安徽省健康服务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安徽省脑病委员会委员

六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