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发布 | 643阅读

【病例分享】生命禁区与死神博弈,精心管理创生命奇迹!神经外科成功救治3例大量脑干出血患者

李晓东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马龙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李昂

四平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在医学领域,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这里集中了维持生命必要的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中枢。脑干一旦出血,病情极为凶险,据文献报道:当脑干出血量达到5ml时,死亡率可达60-70%;当脑干出血量超过10ml时,死亡率高达100%。既往国内、外对于脑干出血患者的治疗采取保守治疗或者钻孔引流手术,效果均不理想!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李晓东主任带领团队在吉林省内率先应用神经内镜技术经颞下、枕下乙状窦后和枕下后正中三种锁孔手术入路微创手术抢救大量脑干出血患者3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近期3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救治患者汇报如下:


1753340619590.jpg


01
病例1


杜先生,55岁,突发意识不清1小时被紧急送到医院。患者呈深度昏迷状态,瞳孔等大等圆,呼吸微弱,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头部CT:脑干出血,量约8.2ml。


家属悲痛欲绝,强烈要求手术治疗。李晓东主任带领马龙及李昂医生夜间急诊给予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行脑干血肿微创手术。采用右侧颞下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抵近观察的清晰视野下,保护滑车神经剪开天幕缘,于安全区小心翼翼地等容清除这8.2ml的“血凝块”,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术后转入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辅助呼吸,冰帽冰毯物理降温,鼻肠管进食,术后1周康复手法治疗,术后2周高压氧舱治疗。经过6个月积极救治和康复一体化治疗,现患者神清语明,由家属搀扶可以下地活动。


D2.jpg


02
病例2


李阿姨,56岁,因突发意识丧失2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深度昏迷、呼吸微弱,呼吸机辅助呼吸,死神无情地亮出了狰狞的獠牙。头部CT显示:脑干出血,出血量竟然达到10ml,这个家庭的“天”似乎瞬间崩塌。


面对又一例“10ml脑干出血”的挑战,神经外科李晓东主任带领团队再次迎难而上,带领刘亮及李昂医生,再次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同样采取颞下锁孔手术入路,精准彻底清除脑干内血肿,减轻了血肿对锥体束和各种核团的压迫以及血肿吸收的化学损伤,为术后苏醒和康复创造条件。术后在NICU,医护团队积极预防和精准治疗并发症。经过2个多月的神经康复一体化治疗,李阿姨从最初的毫无反应,到能眨眼示意,再到能简单交流、坐起、站立经过,目前病人神志清楚,可配合指令动作,进一步康复治疗中。


D3.jpg


03
病例3


今年5月份,65岁的张阿姨突发昏迷、呕吐1.5小时入院。查体:中度昏迷状态,头部CT提示脑干出血,量达8.4ml。又是一例神经外科急危重症,命悬一线。


家属积极救治,李晓东主任带领团队应用高超的神经内镜技术,经颞下锁孔入路精准清除压迫脑干内的全部血肿,为这位老年患者赢得了生的曙光。术后在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精细化管理,积极控制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早期康复治疗。现患者已完全恢复意识,可以配合指令伸舌、抬手等动作,家属用轮椅推着户外活动。


D4.jpg


李晓东主任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勇闯生命禁区,成功救治3例大量脑干出血命悬一线的病人,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绝非偶然。其理论基础是脑干没有神经胶质细胞,吸收缓慢,因此脑干出血物理压迫时间长,吸收慢,进一步加重化学性损伤。此外,内镜下微创手术剪开天幕缘减轻对脑干的卡压,有利于渡过水肿期。


1、勇闯禁区,技术制胜: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神经内镜技术”,充分利用抵近观察优势,经颞下锁孔入路,术中剪开小脑幕缘,减轻小脑幕对脑干的卡压并成功清除血肿。实现了在“生命禁区”内的高精度、低创伤操作。


2、精准管理,全程守护: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在重症监护室(ICU)的严密监护、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漫长而艰辛的康复训练,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和“永不抛弃”的坚定信念。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同样是创造奇迹不可或缺的力量。


3、临床科研,双管齐下:2024年我院神经外科李晓东主任团队成功获批吉林省卫健委项目《应用神经内镜技术锁孔入路脑干出血手术的临床研究》,资助金额5万元。 


D5.jpg

D6.jpg


从深度昏迷、命悬一线到保住生命,恢复意识,这3例脑干出血患者跨越生死鸿沟的历程,是医学技术挑战极限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创造的生命赞歌!他们的故事,不仅为更多深陷绝望的脑干出血患者及其家庭点燃了希望之光,也标志着医院在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尤其是在脑干出血“九死一生”这一难题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如果患者家里经济条件允许,进一步行神经调控治疗,患者有望回归社会。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将以完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契机,在已经引进德国蔡司K900显微镜基础上,进一步引进高清神经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神经电生理监测,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等设备,对脑干出血实行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神经内镜下锁孔微创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定位下钻孔引流术等个体化治疗。李晓东主任带领神经外科团队以守护生命为己任,勇攀医学高峰,用精湛技术和无私大爱,为更多危重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


术 者 简 介

李晓东 主任医师

四平市中心医院


● 中共党员,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主任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项目负责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基金会第十四期项目高级访问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卓越神经外科项目”进修医师

● 发表国家级和核心论文20余篇,SCI论文2篇,参与编写《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书籍和《基于白质纤维束保护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专家共识》。获得四平市科研进步一、二等奖多项,完成吉林省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并荣获吉林省科技成果,运行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完成吉林省卫健委继续教育项目2项,参与吉林省卫生人才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5项,荣获国家级实用性专利1项

● 带领医院神经外科分别加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脊柱外科共建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单位,北京天坛医院颅脑损伤出血患者颅内压监测研究项目,盛京医院神经外科医疗联盟和“国家中心脑出血联盟”。在省内率先成立了“四平市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心”和“四平及周边地区出血性性卒中联盟,率先出诊颈动脉狭窄专家门诊和垂体瘤疾病专家门诊,率先引进、开展20余种新技术项目

● 擅长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脊髓脊柱和神经功能性疾病等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

● 学术任职:四平市神经外科质控中心主任;四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学会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疗保障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食药促进会医院装备创新转化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装备发展促进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出血内镜救治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中国解剖学会临床神经解剖分会常务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青委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神经内镜青年医师联盟委员;《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编委



马龙_副本.jpg


马龙 主治医师

四平市中心医院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读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参与吉林省卫健委项目2项。擅长各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面肌痉挛等神经系统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脑血管病及神经重症患者管理有着深刻理解。 

●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的显微手术外科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夹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架桥等)。



李昂.jpeg


李昂 医师

四平市中心医院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本科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2020年规培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参与各类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颅内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 专业擅长:各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颅骨缺损疾病等神经系统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 2023年应聘到四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研究方向:各种颅脑损伤,脑肿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各类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和显微手术治疗


END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