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5岁西班牙裔女性患者因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接受弹簧圈栓塞术(图1)。术后6个月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左侧床突上段动脉瘤已成功闭塞,无残余充盈。
图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侧位投照影像。A:术前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囊状动脉瘤(蓝色箭头);B:术后DSA显示左侧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动脉瘤已成功行弹簧圈栓塞(蓝色箭头)。

脑部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大脑半球存在多发强化病灶,但未伴随扩散受限。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后续脑部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半球部分病灶阶段性消退,同时出现新发强化病灶(图2)。
图2. 患者脑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变化。术后6个月MRI显示:轴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A)及T1加权增强序列(B)可见左半球脑室周围局灶性高信号病灶(蓝色箭头),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术后12个月影像显示:左额叶皮质下区域新发FLAIR高信号病灶(绿色箭头,C),对应区域可见强化征象(D):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此期间始终无症状。血管内介入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非缺血性脑强化病灶(Nonischemic Cerebral Enhancing Lesions),既往报道显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的发生率为0.9%-2.3%[1,2],机械取栓术后约为0.01%[3],而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后为1%[4]。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了一系列病理反应,包括肉芽肿、血管炎及血管外膜反应(涉及巨细胞和微脓肿包裹血管内器械亲水聚合物涂层的异物)[5]。准确识别这些影像特征对避免不必要的干预至关重要。
Stroke
. 2025 May;56(5):e137-e138. doi: 10.1161/STROKEAHA.125.050642. Epub 2025 Apr 28.
Nonischemic Cerebral Enhancing Lesions After Pipeline Coil Embolization in Asymptomatic Patient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脑医汇获授权转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